一谈判高手都是好的倾听者
特别是在谈判初期,你更应将重心放在倾听上,而把说话这项工作交给对方。此时,你只需要时不时地点头回应对方,适时梳理对方的发言重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比如在销售谈判的价格拉锯战中,你可以在对方发言后适时回应——
“所以根据您刚才的说明,贵公司的报价是基于××的考虑,对吗?”
这样积极地倾听反馈,甚至会诱导对方透露出原本无意提供的信息,比如——
“其实说实话,您要求的这个交货期限有点困难……”
或者:“如果我们在其他条件上让步,那报价方面可以通融吗?”等等,而这些信息也都会成为之后重要的谈判筹码。
此外,专注地倾听能为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画龙点睛,帮你深入掌握对方的立场和意图。只需做到这点,之后就简单了——只要在此基础上调整下谈判姿态,更改提案方式即可,比如:
“原来贵公司的顾虑是××(此处复述对方的话)。既然如此,我们可提供A和B两套方案,您看如何?”
此时,在谈判桌的另一侧看来,对方不仅愿意倾听,更充分理解了自己的发言内容,甚至其提案更是基于自己刚刚才说过的话,因此怎么可能一口回绝呢?
不要让对方揣摩到你的意图
谈判桌上还有一条铁律,那就是永远不要让对方揣摩到你的意图。
举个例子,在对方发言过程中,你要让他始终有一种疑问——这个人一边听我说话,一边在想什么呢?基本上,只要你能成功把这个问题放在对方心中,就能在心理上占据谈判的优势地位。
反之,若任凭对方轻松探知到你真实的谈判意图、你对每个谈判细节的态度,以及你的心理底线,那无异于将谈判的节奏主导权完全交给了对方。
因此,你需要静静倾听对方。甚至偶尔做出一些消极、疑问性的反应——比如歪头表示疑问,或低头沉思。但为了防止打断谈判节奏,要避免直接否定对方观点。
通过这样的回应造成心理压迫感,你能让对方形成一种错觉——是不是我说明的内容存在疏漏?还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或是不够真诚?这会迫使对方采取更为严肃、谨慎的谈判态度,避免狮子大开口。
成功的谈判多不超3天
如果关于一个问题在72小时(也就是3天)之内无法达成共识,那么任凭你花2周、2个月,甚至是2年时间也依旧无法解决。这是我在无数的实战谈判中学到的亲身经验。
原因很简单。当你把“谈判期限还有2周”这个信息装入大脑的同时,心理上就会默认一个2周的决议期限。同样,当谈判期限是2个月时,你大脑中的行事历也会瞬间进入2个月的决议模式,自然会导致谈判迟滞不前。
无论何种谈判,往往都在谈判代表火烧眉毛开始催促之后——我们只剩下几天、几小时了——议程才会停止原地踏步。当然,全新的谈判内容的确可能会格外耗时,但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议题,双方基本都已理解了核心内容,因此只需磋商意见的时间就够了。
如果谈判内容比较特殊,你可能会需要和客户再次核实细节;如果你的谈判对手在国外,则又会有时差问题。而以72小时为谈判期限标准,刚刚好可以完成各方意见的收集。
把你的谈判期限咽进肚子里
谈判桌上有几点秘诀,其中有一条——永远别让对方知道你的真正谈判期限。
很多谈判新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在开局就口无遮拦地把谈判期限泄露给对方——“我们最晚也要在某天之前拿出结论”“我们回去要搭某某天的航班”,把利用时间压力掌握谈判主动权的机会双手奉上。
然而,万一不小心被对方嗅到了谈判期限呢?其实也并非完全无法补救。此时应该旁敲侧击,设法从能得到的信息中探知对方的谈判期限。若对方口风很紧,保密工作滴水不漏,那么这场谈判最好干脆暂停。因为一旦在谈判时间上被对方打乱部署,高效谈判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不过话说回来,谈判期限并非绝对不可改变的。
别忘了,期限是人定的。就像预订好的机票可以改签那样,期限本身就是可以变通,更是可以谈判的。
因此,即使在谈判时间上被对方牵制,也没必要方寸大乱。只要不动声色地做好补救,你依旧有可能把谈判导向成功——不要忘了,你的谈判对手也有一个最终谈判期限。即便他看上去胸有成竹,但当谈判拖延到距离协议遥遥无期时,那张气定神闲的表情背后也会陡生不安。
时间期限策略中,受到时间限制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对方,况且期限本身也是可以商量的——如果你能带着这样的心境步入谈判室,心理上则会轻松很多,也能更沉着冷静地投身到这场名为谈判的游戏当中。重要的是,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谈判时间所束缚。
想想看,无论是工作还是写报告书,Deadline几乎都是第一生产力,其实谈判也是同理。在谈判桌上,双方做出让步、达成协议也往往都是在截止期前的最终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