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15586
  • 作      者:
    作者:赵龙跃|责编:刘英红//赵瑞萍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在剖析全球价值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完善、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际公平竞争、数字经济治理、多边投资规则和国际规制合作等四大类直接关系到经济全球化发展与中国产业调整、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但尚未形成多边协定的国际经贸规则问题,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提出了中国统筹国际国内规则、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策建议。 本书适合高校国际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法律等专业的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术研究机构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几年,随着一些发达国家极端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关于经济全球化未来的争论更加激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加严重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新冠疫情不能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不能阻止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冠疫情不仅不能阻挡全球化,而且将加速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一、新冠疫情对于世界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但是并不能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反而将加速推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初,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横冲直撞蔓延全球,给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严峻挑战。截至2022年9月,全球累计确诊人数突破6亿人,病亡人数超过650万①,世界仍然未走出世纪疫情的阴霾。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创伤,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3%,其中发达经济体下降4.7%,发展中经济体下降2.2%②,影响程度超越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银行(WorldBank)首席经济学家莱因哈特(CarmenReinhart)将其称为21世纪的疫情大萧条,其严重程度超越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HenryAlfredKissinger)在《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疫情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也许是暂时的,但它所引发的政治与经济动荡可能会影响几代人。世界各国必须在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当前问题,否则世界将陷入灾难。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
  新冠疫情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虽然是巨大和深远的,但是并不能改变全球化的进程,反而将加速推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回顾全球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化是一个在历史潮流推动下不断演变的过程,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也是一个必然结果。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虽然疫情影响下的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是疫情没有改变如下事实。首先,国际贸易仍然是世界各国参与全球经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就进出口贸易总额在GDP中的比重而言,高收入国家已经超过60%,中等收入国家也超过50%。没有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增长的空间就会受到严重限制。其次,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跨国投资,跨国投资既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国际贸易的主要动力。*后,货物贸易包括*终产品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IntermediateProductTrade),其中中间产品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且国际贸易的需求和潜力在继续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一些不均衡的问题
  早在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EugeneStiglitz)在其著作《全球化及其不满》(GlobalizationandItsDiscontents)中就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变得越来越不均衡。②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开放普惠和共赢的不均衡,包括世界各国之间、国家内部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产业之间及其社区的人群之间;其次是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不均衡,越是不发达的国家、发展中的国家,越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它们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长,不得不以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污染恶化为代价;*后是规则政策制度的不均衡,长期以来,国际规则主要是在欧美国家的主导和操纵下形成的,优先满足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利益和需要。这些规则不仅没有客观充分地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有些规则还专门针对甚至限制具有后发展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方面熔断了国家之间的正常交往,加大了全球价值链运转的难度,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挑战;另一方面加剧了国际社会业已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暴露了国际合作的脆弱性,突显了国际规则的缺失和不适,同时也揭示了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调整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带来新的机遇。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这场危机带给世界的机会,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Extensive Consultation,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既是世界各国人民战胜新冠疫情的力量之源,也是后疫情时代加速推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目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势头已经显露。世界经济在2020年收缩3.3%的情况下,2021年实现了报复性的快速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1%,其中中国超过8%。
  三、中国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重构国际经贸规则、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16年,中国作为G20(二十国集团)主席国,首先在G20杭州峰会(G20 Hangzhou Summit)上系统提出要“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把谋求共同发展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核心,提出平等、开放、合作和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开启了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G20杭州峰会的开创性标志有三个:首先是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把共同发展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核心,制订了G20集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并达成采取集体行动支持*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共识;其次是提出平等、开放、合作和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中国承诺将从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开放、推动包容联动五个方面,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后是推动G20机制的转型,巩固完善G20机制的作用,推动其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协调短期政策向制定中长期政策转型,通过全球贸易、投资、环境规则的重构,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平等、公正、合理和有效的方向发展,拉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序幕。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判断,对新一轮全球化的特点做出明确界定,对推进新一轮全球化发展做出庄严承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这是中国对新一轮全球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判断。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将是“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化”,这是中国对新一轮全球化的明确界定。中国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②,这是中国为推进新一轮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庄严承诺。
  四、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如果按照主要推动力来划分,非均衡发展的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之前的全球化可算作第一个阶段,其主要推动力是技术;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算作第二个阶段,其主要推动力是技术和资本。由中国倡导推动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其主要推动力将是技术、资本和规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迅速,旧有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行业的国际规则已经落后,新的规则还未能形成;有的行业是一个全新的行业,相应的规则还没有完善甚至还没制定,例如数字经济、网络经济。随着关税水平的持续削减和降低,国际贸易谈判议题从关税减让等传统的“贸易优惠”转向“标准提升”,其重点从“边境规则”转向“边境内规则”。发达国家占优势的服务贸易、环境保护和劳工标准等将成为谈判的核心议题,这些议题主要关注的是贸易标准的提升和新贸易规则的制定。
 长期以来,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 Organization,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机制,在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国际规则的重构和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争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创新的制控权仍然是大国之间竞争的重中之重。欧美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全球化发展议题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的需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区域和超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试图绕开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继续掌控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主导权。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行为非常典型。当时的奥巴马政府为了*大限度地维护美国自身利益,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和诸边《服务贸易协定》(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TiSA)等,旨在继续掌控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和创新的主导权,抢占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制高点。美国特朗普政府更是采取简单粗暴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使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特朗普政府虽然高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Change)等,其本意并非要放弃美国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的主导地位,而是要突出“美国优先”的原则,采取“以退为进”战略,试图进一步提升美国的地位,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拜登政府虽然表达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意愿,但是仍然秉承了“美国优先”“美国制造”的原则,无视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采取双重标准,推行地缘政治,有可能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重构与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是满足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国际规则的重构与创新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新实践。在理论上,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理念(New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cept),为破解全球经济治理的难题,推动国际规则的重构与创新,促进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地贡献着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在实践上,中国高质量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稳定世界经济增长趋势;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促进亚洲经济合作;创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BRICS New Developme
展开
目录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价值链 9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在全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9
第二节 前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业已存在的问题 13
第三节 后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面临的严峻挑战 20
第四节 全球价值链呼唤国际规则的重构与创新 27
第二章 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 35
第一节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创新的现实需要 35
第二节 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 42
第三节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49
第四节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56
第三章 国际公平竞争规则 63
第一节 国际公平竞争规则的探索 63
第二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平竞争 71
第三节 竞争中立原则的局限性 78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公平竞争规则 85
第四章 官方出口信贷规则 92
第一节 官方出口信贷规则体系探索 92
第二节 有关国家官方出口信贷实践 102
第三节 官方出口信贷规则面临挑战 107
第四节 中国与官方出口信贷规则 113
附录4.1 中国进出口银行基本情况 118
附录4.2 OECD《官方支持出口信贷安排》基本内容 120
第五章 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规则 123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演变与发展现状 123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对现有国际规则的挑战 127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的现状与趋势 131
第四节 中国与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规则 142
第六章 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146
第一节 ISDS机制的现状与演变 146
第二节 ISDS机制面临严峻挑战 154
第三节 ISDS机制改革主要动向 160
第四节 中国与ISDS争端解决机制 167
第七章 国际投资协定与多边投资规则 177
第一节 国际投资协定面临的问题 177
第二节 多边投资规则的核心议题 182
第三节 构建多边投资协定的历程 190
第四节 中国与构建多边投资协定 196
第八章 国际规制合作 206
第一节 国际规制合作的概念与形式 207
第二节 国际组织推动国际规制合作 213
第三节 区域协定重视国际规制合作 220
第四节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制合作 225
第九章 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理论创新 234
第一节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 234
第二节 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237
第三节 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经济全球化新理念 241
第四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45
第五节 维护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治理体系 248
第六节 改革创新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252
第十章 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实践贡献 257
第一节 高质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 257
第二节 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263
第三节 制度型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68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规则重构 275
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280
主要参考文献 301
致谢 31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