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脱贫攻坚口述史(贵州卷)/脱贫攻坚口述史丛书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861721
  • 作      者:
    编者:杜丹|责编:李杨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脱贫攻坚口述史.贵州卷》为“脱贫攻坚口述史”丛书中的一本,选取了贵州省委及各市县对脱贫攻坚有重要贡献的领导同志及先进典型人物的口述文章,集中阐释和介绍了贵州脱贫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其中涌现出的典型模范人物。总结了贵州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同心、砥砺前行。
展开
精彩书摘
  《脱贫攻坚口述史.贵州卷》:
  以“积分制”管理党员。怎么来检验我们的党员到底是不是一面旗帜?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们给每个党员制定了一个积分册,这个积分册是和党章差不多大的这样一个红色的小本子,一个月一张,每张上面有10分的分值,一个党员每年有120分。其次,我们党员的积分册不在党员自己的手里面,而是在我们组委会成员的手里面,每个月由组委会给他打分,10分的分值,打6分、7分、8分要写出相应的缘由,例如,调解邻里关系公平、公正、公开,或者在办理公益事业时是否率先示范。到年终的时候,组委会把积分册交到党总支,在党员大会上公布,并张榜公示。最后,规定年终考评低于60分的党员,视为不合格的党员,同一个党员如果连续考评都低于60分,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就保证了每名党员都重视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纳入党组织的管理中。积分制管理也激发了党员作用,党员形象渐渐树了起来。
  用“驾照式”量化扣分管理村干部。我们组织全村过半以上的党员及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实绩以“驾照式”扣分形式测评,首先对平时工作分配完成情况做好记表,平时工作占50分,比如,全年安排的工作全部完成得50分,另外剩下的50分按照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16个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无记名测评打分占20分,二是11个村民小组长给16个班子成员打分占10分,最后20分由921户村民打分,累计以上几个项目的分值为最后得分,将得打分情况与村干部年终绩效挂钩(3万元的年薪制,每1分折合绩效奖励300元)。测评低于60分或是连续3周没有完成村两委安排的工作,自动辞职“下岗”,由有能力的村党员接任。
  落实村民自治。我们一直在说,村民代表大会是塘约村的最高权力机关。凡遇重大决策事项都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充分发扬民主和村民自治。例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研究决定,我们出台了“红九条”借力“黑名单”治民风。针对反映强烈的村内民风不纯的情况,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专门制定了“红九条”村规民约,村民有“不参加公益事业、贷款不守信用、不孝敬父母、乱建房屋”等九种情形的,纳入“黑名单”管理。一旦纳入“黑名单”,三个月内村两委对该村民不办理相关手续,不予享受国家给予的相关惠农政策,直至考察合格取消“黑名单”。例如,为了改变村里滥办酒席浪费的不良之风,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里提供“一条龙”服务治理滥办酒席,成立由村两委统一领导的村级酒席理事会,村里统一置办了六套餐具厨具,最大程度可以同时满足村里六户人家合规办酒的需要,并推行酒席申报备案制度,禁止操办红白事以外的其他酒席。组建了三支专业服务队,无偿为村民提供“一条龙”酒席代办服务,以“理事会包办”取缔“村民滥办”,推行婚嫁酒席“八菜一汤”,丧葬酒席“一锅香”,有效改变过去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
  举个例子,我们刚开始实施“红九条”的时候,也有人违反了,是我们村在贵阳做生意的一户人家,现在有钱了,他家女儿结婚想回到塘约村来办酒,找到我们酒席理事会的人说,你们的桌椅板凳太差,不够上档次,菜系太差没面子。他自己就从外面请了“一条龙”的,把桌椅板凳都拉来了。后面我就亲自去找他,对他说,我们现在塘约村办酒是有标准的,不能超过这个标准,不能违反我们的村规民约“红九条”。他就给我说,支书给我个面子,你们的桌椅板凳太差,菜太差,拿不出手,丢人得很。我就回答他,我给你面子,全村的老百姓就不给我面子,国有国法,村有村规,这是我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老百姓一致赞成的,必须按照我们的村规民约来。如此劝说,才把这个风气刹住,这户人家才把办酒的事交给我们酒席理事会办。
  第三,村社合一,探索“一体化”发展道路。2014年以前,我们村还是一个省级二类贫困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就剩下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386199部队”,大家的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6月发生的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让我们村雪上加霜,村里的道路被破坏、农田被冲毁。穷则思变,正是这场洪水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单打独斗了,一定要走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说到,农民有承包地经营权,这个经营权可以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那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土地流转中心,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踩出一条塘约发展的新路?
  在党建引领方面,我们大胆推行机构设置。把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合作社等部门统一设置成7个办公室和13个机构。现在,我们的老年群体,有老年协会;治理滥办酒席,有红白喜酒席理事会;深化农村的改革,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开展土地流转,有土地流转中心,还有水务管理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公司、运输公司、旅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等。其中,我们的改革办要做的就是进村人户做社会调查。举个例子,我们制定的“红九条”,他们要去收集,收集什么呢?收集民情民意,去找老百姓中收集意见,汇总后交村两委联席会形成讨论稿,提交村民代表大会,看有没有问题,将汇总的条款再次到每户农户家中征求意见和建议,如果没有意见了,再形成正规的文本,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举手表决、签字、盖手印进入档案,由改革办分到各个部门,再由支部去找党小组和组委会抓落实,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除此之外,为了追求高效和精准,2016年10月,我们专门聘请了北京大学、贵州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家大学的智库团队来托管塘约村的规划设计,其中包括农产品的营销、整村发展的融资,等等。
  ……
展开
目录
谱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学习时报》记者专访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
奋力开创多彩新贵州新未来
——《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
努力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访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
多彩贵州钟灵秀
——时任贵州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胜明谈贵州旅游发展
对标“无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
——记中共毕节市织金县委书记杨桦
“三变”改革促振兴
——访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办公室原副主任王奇兵
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与成就
——访贵州省中共毕节地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吴愿学
前外交官的支教生涯
——记扎根贵州山区支教的朱敏才夫妇
绝壁凿渠,奋斗无悔
——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
一位党代表的人民情怀
——访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
青春,挥洒在“贵州屋脊”
——访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波
“小山沟、大智慧”
——访贵州省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
“麻怀干劲”新时代
——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句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
塘约村成功经验
——访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
头雁引领群雁飞,大坝大兴党旗红
——记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兴
驻村书记:塑造党员之旗
——访贵州省凯里监狱四级高级警长、龙场镇乐榜村第一书记金延森
为民初心代代传
——记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阳镇当阳社区胜利村王章礼一家
共产党员站在哪里都是一面旗帜
——记时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洗马镇金溪村党总支副书记程万礼
梅香茶韵看丹寨
——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茶叶协会会长、华阳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梅
点亮一盏方向的长明灯
——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时代楷模”陈立群
折翼天使翔长空
——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洗马镇乐宝村齐敏
坚守初心“背篼人”
——记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
整乡搬迁过上幸福日子
——访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建设指挥长吴金山
退伍不褪色脱贫展风采
——记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穿洞街道办事处靛山村党支部书记褚代洋
走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
——记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大龙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德龙新区党总支书记邓孔建
使命在肩,奋斗不止
——记贵州省工商联派驻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牛硐村第一书记肖智
一腔炽烈血,豪迈扶贫路
——记贵州省总工会派驻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熊家场镇群潮村第一书记张恢
脱贫攻坚带头人
——记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高田村党总支书记朱高学
端好非遗“饭碗”,甩掉贫穷帽子
——记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大同镇共产党员杨昌芹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优秀“兵支书”
——记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
一个乡村校长的大爱情怀
——记贵州省贵阳市林海中学校长胡定霞
月亮山上洒青春
——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杨雪园
“驻”下心来干实事
——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陈炜
坚持“凿崖”打通出路
——记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乡双河村村民组长赵碧文
三宝彝族乡的脱贫故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