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形象建构的媒介责任与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一)地貌特征
黑龙江主要以平原为主,拥有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平原区——松嫩平原。另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聚之地则构成了三江平原,整体地势平缓,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而两大平原的边缘地带,由于有闭流河的存在而产生了湿地等自然生态区。另外,在黑龙江中游沿岸还分布了规模不一的小型河谷平原,土质肥沃,资源优势突出。上述这些平原均是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如在松嫩平原之上,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建立了夫余国和大金帝国文化;三江平原则孕育了勿吉与黑水文明。除此之外,黑龙江海浪河谷地与宁安盆地曾经孕育了渤海文化,而黑龙江上游的土地则培育出了璀璨而辉煌的鲜卑文化。
从地形地貌来看,黑龙江流域地区四面环山:北部地区与外兴安岭山脉相连,西部地区无缝接驳大兴安岭山脉,南部地区毗邻长白山,东部地区则接壤锡霍特山脉。其中,大兴安岭北麓诸水汇入黑龙江上游地区,东麓诸水则汇集至嫩江右翼地区,长白山山脉北麓诸水从高到低逐步流向松花江,锡霍特山脉的西麓诸水则流入乌苏里江后再汇入至黑龙江。从地理分布来看,黑龙江东北地区是黑龙江诸江河水的人海口,而中部地区则分布着规模不一的小山脉,如小兴安岭等。
从河流特征来看,黑龙江诸水系属于永久性河流,汇聚了来自大兴安岭等各个山脉的诸水,存在断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由于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黑龙江流域有着极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即便在极度低温的情况下也会流淌不止。此外,黑龙江河流是经由鄂霍次克海转入太平洋的,因此属于外洋性河流,这种江河流域气候一般比较湿润。
有别于辽西地区,黑龙江流域的河流属于持续性河流,并不会因为降水量的骤降而出现断流现象,也不会因为河床过高或温度过低而出现地下水停滞不前的情形,这就使得当地的土地土质较为肥沃、土壤优越。对比之下,辽西地区只有在降雨量充沛的时节,才能够保证水流的充足,才能够规避断流现象。正是如此,在缺乏水系资源的滋润和河流的浸润情况下,辽西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
综上而言,黑龙江流域地大物博,山川河流应有尽有,而且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优势,这为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形成、演变、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正是因为内外兼容的地理格局,黑龙江流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一方面依托本地区文化优势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如鲜卑文化、渤海文化等;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通过对外交流来接纳外来文化。然而,由于地质条件限制,不同历史阶段的黑龙江各族人民从事生产生活的方式截然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一些学者提出的“黑龙江古代民族是北方游牧民族”这一观点并不严谨。从当地社会生产发展历程来看,黑龙江流域存在狩猎、渔业、农业等多种生产方式,而这种依赖于自然资源谋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黑龙江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质。
(二)文化特征
黑龙江流域的文化文明、黄河流域的文化文明、长江流域的文化文明,并称中国三大文化文明发源地。多年来,人们把黑龙江称为“北大荒”,这个“荒”字,过去解释是荒无人烟。但是回顾黑龙江的历史文化,却让人觉得北大荒的“荒”字不是荒凉,而是辽阔无边、深邃极远。直到现在,黑龙江流域仍然保留着一些特色的传统文化,总结归纳如下。
1.北方渔猎文化
完达山脉延伸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这三江汇合之地,这就为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有利的资源条件。正是在三江诸水以及繁茂山林资源的滋养下,赫哲族在此聚居繁荣,这一民族主要聚居于同江市八岔、街津口民族乡以及敖其村等地。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沿岸,当地民族除了可以领略到黑龙江省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北国风光外,还可以充分感受赫哲族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从古至今,赫哲族世代居住于三江沿岸,常年与水做伴,以捕鱼为生,这在当地催生出特有的北方渔猎文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