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技术体制的生态化转型研究/理解科学文丛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4072
  • 作      者:
    作者:李平|责编:邹聪//陈晶晶|总主编:吴彤//王巍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深入探讨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改变商业利益至上、忽视生态环境的技术创新模式,正成为学界研究热点。 本书立足社会技术体制的生态化转型主题,分别从技术观、转型社会机制以及转型治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三个问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观?生态化转型是如何发生的?基于中国的低碳转型实践,如何更好地推动可持续转型? 本书可供技术社会学、产业创新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以及感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部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需要何种技术观?
  **章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视角拓展:社会技术体制
  绿色创新长期以来一直是技术发展中减缓环境退化讨论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创新能力的强调,回应了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Meadows et al.,2004)中所提出的问题。其核心观点认为,罗马俱乐部报告的模型低估了创新可以重新定义和扩展“极限”概念,从而避免环境和社会崩溃的可能性(Cole,1973;Freeman,1979)。1970年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奥尔德姆(Geoff Oldham)等有着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创新经济学和科技政策学背景的学者,面对现代化的陷阱以及技术所带来的生态风险,发表了著名的《苏塞克斯宣言》(The Sussex Manifesto),其中提出并论述了技术创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史密斯(Adrian Smith)等学者认为,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要求拓宽创新研究的视角(Smith et al.,2010),其中包括对创新活动的目的、结果以及研究重点的重新定义。学者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关注如何促进清洁技术,扩大到目前对整个创新生产和消费系统的兴趣。与此同时,用来解释创新出现和成功的分析框架也发生了转变,从新古典经济学对引发创新的价格信号的理解,到各种创新系统分析的引入,乃至社会技术体制视角的提出,都可看作是这种转变的体现。
  一、创新内涵与创新研究的转变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912年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2020)定义的核心在于技术发明的经济和市场价值,即一项创新可以看成是对技术发明的商业或社会应用,特别是其将发明与创新予以区分,指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
  熊彼特之后,技术创新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阶段、70—80年代初的系统研究阶段,以及80年代之后的综合研究阶段。研究创新的多数学者继承了旨在取得技术、发明的市场价值这一观点。比如,马瑟(R. Musser)80年代中期曾作过统计分析,在他搜集的300余篇相关论文中,约有3/4在技术创新界定上接近如下表述:当一种新思想和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傅家骥,1998)。弗里曼明确指出,创新即“**次引入一种产品(或工艺)所包括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的过程”(Freeman and Soete,1997)。曼斯费尔德(E. Mansfield)认为创新就是“一项发明的*次应用”(Mole and Elliott,1987)。厄特巴克(J. M. Utterback)指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次应用”(傅家骥,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4年《科学政策概要》中指出“技术创新,它是指发明的*次商业化应用”(陈文化和江河海,2001)。德鲁克(P. F. Drucker)认为创新有两种:一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利用,并赋予其新的经济价值;二是社会创新,它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德鲁克,2021)。
  上述对创新所下的定义,都认为创新是指由新概念的构想到形成生产力并成功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它包括从*初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将研究开发成果引入市场和应用扩散,直至*后商业化成功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这些定义都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实现这一*终目的上,人们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产品在市场上能否实现其商业价值。
  然而,近年来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需要将社会和环境挑战与创新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在较短的时间框架内实现,这些目标包括在40年内将人为碳排放量减少80%,或者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等等。气候变化、减少不平等、贫困和污染已经转化为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挑战和机遇。欧盟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期望创新能够解决许多社会挑战,如促进向低碳和包容性经济的转型。《巴黎协定》设定了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零净碳排放的目标。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呼吁更绿色的生产、增加社会正义、更公平的福利分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转型的愿景,其中包括消除贫困和减少各地各种形式的不平等,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等等(United Nations,2017)。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的生态化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新产品、新工艺和服务改善人类福祉而不损害环境和生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本 马丁(Ben Martin)指出,未来创新研究面临15个挑战(表1.1)。在这些挑战中面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祉的创新成为研究趋势和重点(Martin,2013)。
  表1.1 创新研究的15个挑战
  肖特和施泰因米勒提出,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是基于历史背景产生的,当前创新政策经历了支持基础研究和创新系统两个分析框架,目前需要第三个分析框架—社会技术系统变革(Schot and Steinmueller,2018)。
  **个框架侧重于基础研究政策,认为基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创新会促进增长。该框架旨在面向大规模生产和消费来挖掘科学和技术促进繁荣的潜力。它以《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为代表,开启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对科学和R&D的制度化支持,以解决私人提供新知识的市场失灵问题。第二个框架是国家创新体系,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该框架旨在分析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加剧背景下,如何刺激经济增长以实现赶超的经验。该框架认为,全球化中竞争力的加强是由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于知识创造和商业化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重点是建立联系、集群和网络,鼓励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学习,并扶持创业精神。第三个框架与当代社会和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联,呼吁社会技术系统的变革。肖特和施泰因米勒认为,第三个框架“转型”正在形成,其轮廓近年来变得更加清晰(Schot and Steinmueller,2018)。
  
展开
目录
目录
总序 i
前言 iii
**部分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需要何种技术观?
**章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视角拓展:
社会技术体制 003
一、创新内涵与创新研究的转变 004
二、从绿色技术创新到绿色创新系统 007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转型与社会技术体制视角 009
第二章 技术决定论及其认识论困境 012
一、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012
二、技术决定论的两种技术发展态度 013
三、风险对线性技术创新观的挑战 018
四、技术决定论的本质主义倾向及其困境 021
第三章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及其认识论困境 023
一、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兴起的背景 024
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主要流派 025
三、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认识论特点及争议 029
第四章 走向实践:情境与行动中的技术 035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主义转向:从情境中把握技术 036
二、技术情境的认识论意义:技术与情境的同构性 038
三、技术情境的本体论基础:人的生存实践 041
四、技术情境的价值论取向:在实践中实现规范性与描述性统一 044
第二部分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体制转型机制
第五章 可持续转型的理论来源 049
一、可持续转型的特点 049
二、理解转型的四种代表性理论框架 053
三、可持续转型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059
第六章 可持续转型中的政治 063
一、转型中的能动性和权力关系 064
二、政治动态性对转型管理的挑战 066
三、在历史和空间情境中分析转型政治 069
第七章 社会技术体制转型的动力和路径 072
一、多层视角分析框架的提出 073
二、黑尔斯对英国船运业从帆船到轮船转型的案例分析 079
三、转型路径的多种类型 084
第八章 转型路径与策略:晚清内河航运的转型过程 098
一、轮船进入我国沿海地区时期(1830—1860年) 099
二、轮船与帆船在内河的激烈竞争时期(1860—1872年) 103
三、轮船招商局的兴办及其与外轮公司竞争时期(1872—1900年) 109
四、晚清内河航运的转型路径特点与机制 113
第九章 多层视角(MLP)的理论来源及其争议 120
一、MLP分析框架的解释优势 120
二、MLP分析框架的主要理论来源 122
三、MLP分析框架面临的挑战 131
四、结论 141
第三部分 中国情境下的可持续转型与治理
第十章 打破高碳“锁定”:社会技术体制的低碳转型 147
一、社会技术体制的高碳“锁定” 148
二、多层视角下的低碳转型 150
三、中国汽车交通低碳转型的发展分析 152
四、结论 159
第十一章 转型实践中的知识与权力:中国汽车交通低碳转型 161
一、作为权力关系转换的低碳转型 161
二、中国汽车交通低碳转型的意义 164
三、中国低碳交通规划的实施 165
四、转型中权力关系动态性的停滞 167
五、转型中权力关系动态性的发展 169
六、结论 171
第十二章 城市能源低碳转型中的政治: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 173
一、城市能源低碳转型多维框架 175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77
三、城市能源低碳转型中的政治的三个子过程 180
四、结论 187
第十三章 低碳创新的“合法性”分析 190
一、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190
二、电动汽车的规制合法性 194
三、电动汽车的规范合法性 205
四、电动汽车的文化认知合法性 209
五、结论 211
第十四章 如何“保护”颠覆式低碳创新 214
一、“保护空间”及其不同理解 216
二、政府保护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及措施 219
三、外在管理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政策 226
四、内在建构视角下的政府政策学习 231
五、结论:从“建构性打开”到“实践智慧运用” 234
参考文献 24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