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给影响因素
(1)适切性人才培养机构影响因素分析。
对中蒙经贸合作所需的适切性人才的供给主要依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培养,中蒙两国高校、科研机构对开展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的重点不尽相同。随着中蒙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对适切性人才有了新的需求,中蒙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重新思考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方向。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才危机,推进了中蒙合作进程,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开展中蒙经贸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并且部分适切性人才存在能力不足、水平过低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等扩大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培养规模。蒙古国高校对于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尽管非常丰富,但实际上面临着“同质化、模式化”等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在进行适切性人才培养时需要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供给端来看,传统的贸易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中蒙两国开展贸易合作的需求;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适切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对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结构做出调整。从宏观层面来看,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结构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等构成,高校等在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结构方面应积极回应企业与市场等需求方对适切性人才的新诉求,采取有效策略,优化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结构。在确定适切性人才培养目标后,培养规格也就随之确定下来,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内容涵盖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蒙古国高校在适切性人才的培养上应侧重凸显高校特色。基于以上分析,本书将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培养结构、培养规格等作为高校对适切性人才供给质量与培养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2)适切性人才供给端影响因素分析。
适切性人才供给端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如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性格特征、价值观等个体情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供给。二是中观层面。企业的规模、文化、薪酬、发展前景等影响着适切性人才的供给。高校的研究经费、专业建设等体现了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能力,高研发经费与专业建设会提升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质量。三是宏观层面。良好的政策驱动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适切性人才;人才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及人才激励政策保障了适切性人才供给的稳定性。经济全球化、突发事件、世界格局多极化等影响着国际形势,而一个良好的国际形势可以为适切性人才及其家庭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平台,进而间接影响适切性人才的供给,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作为中蒙经贸合作的大背景,也同样影响着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供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的完善,所担心的适切性人才问题也将会被解决,使其安心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本书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给的影响因素。
3.2.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动态均衡
中蒙经贸合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适切性体现在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及效果是否与开展中蒙经贸合作的企业单位等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研究中蒙经贸合作人才适切性的目的在于使适切性人才供给和需求匹配,使企业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员工与岗位。对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供求均衡进行研究,需要从企业方面出发,分析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对人才供给之间的耦合程度与切合程度,厘清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不适切影响因素,总结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并提供相应的供求适切性对接机制。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等非常重视应届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注重其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抗压能力。高校等应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收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企业对适切性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两系统研究适切性人才供求的耦合性,本书拟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测算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并且使用该模型分别对中蒙两国的适切性人才供求的切合程度进行分析。
培养人才与留住人才同样影响着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的耦合性与切合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高校是培养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重要主体,但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着设置专业趋同、理论课程较多等问题,学生从中获益少,这些问题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适切。在留住人才方面,人才的收入与待遇、地区人才保障机制是其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核心保障,各地区应通过各方协作留住人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