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丛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86409
  • 作      者:
    作者:陶克涛|责编:魏晨红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陶克涛,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为响应“一带一路”构想和中蒙经贸合作需求,本书以管理学、经济学和民族学等理论为基础,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影响因素及其测度,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动态均衡,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体系、维度和质量,以及创新了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路径,并提出了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本书集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于一体,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推动“—带—路”倡议与中蒙经济走廊建设,尤其是在中蒙经贸合作发展的适切性人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做出了有益的边际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3.2.1.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给影响因素
  (1)适切性人才培养机构影响因素分析。
  对中蒙经贸合作所需的适切性人才的供给主要依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培养,中蒙两国高校、科研机构对开展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的重点不尽相同。随着中蒙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对适切性人才有了新的需求,中蒙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重新思考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方向。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才危机,推进了中蒙合作进程,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开展中蒙经贸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并且部分适切性人才存在能力不足、水平过低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等扩大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培养规模。蒙古国高校对于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尽管非常丰富,但实际上面临着“同质化、模式化”等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在进行适切性人才培养时需要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供给端来看,传统的贸易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中蒙两国开展贸易合作的需求;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适切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对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结构做出调整。从宏观层面来看,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结构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等构成,高校等在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结构方面应积极回应企业与市场等需求方对适切性人才的新诉求,采取有效策略,优化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结构。在确定适切性人才培养目标后,培养规格也就随之确定下来,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内容涵盖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蒙古国高校在适切性人才的培养上应侧重凸显高校特色。基于以上分析,本书将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培养结构、培养规格等作为高校对适切性人才供给质量与培养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2)适切性人才供给端影响因素分析。
  适切性人才供给端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如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性格特征、价值观等个体情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供给。二是中观层面。企业的规模、文化、薪酬、发展前景等影响着适切性人才的供给。高校的研究经费、专业建设等体现了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能力,高研发经费与专业建设会提升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质量。三是宏观层面。良好的政策驱动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适切性人才;人才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及人才激励政策保障了适切性人才供给的稳定性。经济全球化、突发事件、世界格局多极化等影响着国际形势,而一个良好的国际形势可以为适切性人才及其家庭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平台,进而间接影响适切性人才的供给,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作为中蒙经贸合作的大背景,也同样影响着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供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的完善,所担心的适切性人才问题也将会被解决,使其安心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本书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给的影响因素。
  3.2.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动态均衡
  中蒙经贸合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适切性体现在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及效果是否与开展中蒙经贸合作的企业单位等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研究中蒙经贸合作人才适切性的目的在于使适切性人才供给和需求匹配,使企业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员工与岗位。对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供求均衡进行研究,需要从企业方面出发,分析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对人才供给之间的耦合程度与切合程度,厘清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不适切影响因素,总结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并提供相应的供求适切性对接机制。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等非常重视应届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注重其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抗压能力。高校等应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收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企业对适切性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适切性人才的培养两系统研究适切性人才供求的耦合性,本书拟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测算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并且使用该模型分别对中蒙两国的适切性人才供求的切合程度进行分析。
  培养人才与留住人才同样影响着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的耦合性与切合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高校是培养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的重要主体,但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着设置专业趋同、理论课程较多等问题,学生从中获益少,这些问题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适切。在留住人才方面,人才的收入与待遇、地区人才保障机制是其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核心保障,各地区应通过各方协作留住人才。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创新点及局限性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3.3 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中蒙经贸合作
2.1.2 适切性人才
2.1.3 人才培养路径
2.2 边界界定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中蒙经贸合作的研究
2.3.2 关于适切性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
2.3.3 关于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的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国际贸易理论
3.1.2 相互依赖理论
3.1.3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3.1.4 高等教育价值理论
3.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3.1.6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3.1.7 教育供求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影响因素
3.2.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动态均衡
3.2.3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体系、维度与质量
3.2.4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
3.2.5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政策

第4章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4.1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需求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4.1.1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需求的宏观层次
4.1.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需求的微观层次
4.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给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4.2.1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规模
4.2.2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目标
……
第5章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供求动态均衡研究
第6章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体系、维度与质量研究
第7章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第8章 中蒙经贸合作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