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的挤出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首先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经过计算和划分后,得出我国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密集地区的结论。区域创新是指区域内创新主体依托创新资源与环境完成多样化的创新活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使用科技部数据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来衡量。后续运用系统分析、制度分析、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和资源依赖两者关系进行五个方面的研究:一,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挤出效应存在性的问题描述。从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资源型产业规模与创新研发投入关系、经济增长与创新研发投入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经济增长与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关系等方面,对挤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经验分析和统计描述,据此建立该书理论模型。二,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挤出效应的存在性检验。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该书采用系统GMM模型和VAR模型并使用2001~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验证了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同时两者互相产生负向影响,极易形成恶性循环。三,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挤出效应的测度。基于宏观测度视角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能力挤出效应的大小使用回归分析进行了测算,并按时间、地域分析了挤出效应形成的原因和后果。四,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挤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识别。结合已有文献对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能力挤出的主要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我国各省份挤出效应的各类潜在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系统剖析挤出效应的具体传导机制包括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制造业发展和市场化水平。五,提出资源依赖对区域创新能力挤出的破解路径。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该书对欧洲国家、日本、印度等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可供借鉴和复制的做法与启示。同时,系统提出我国资源依赖较为严重的典型地区有效破解挤出效应现象的路径选择、综合思路和相关政策设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