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长三角陆海统筹环境治理一体化研究
第1章 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及其成因
1.1 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1.2 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陆源“贡献”
1.3 输入性跨境污染物对长三角近岸海域污染的“贡献度”
1.4 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成因剖析
第2章 长三角近岸海域陆源污染的减排原则
2.1 长三角近岸海域陆源污染减排的总体原则
2.2 长三角城市间陆源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
2.3 长三角部门间陆源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
第3章 长三角城市水污染排放效率及减排责任分担研究
3.1 水污染排放效率内涵及其测算方法
3.2 不考虑地区发展差距的长三角城市水污染排放效率测度
3.3 考虑地区发展差距的长三角城市水污染排放效率测度
3.4 长三角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的重点城市及主要污染物
3.5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长三角城市污染减排责任分担
第4章 长三角部门污染排放效率及减排责任分担研究
4.1 长三角分部门污染排放效率测度
4.2 长三角各部门污染排放效率比较
4.3 陆海统筹下的长三角部门减排责任分担
第5章 以陆海统筹推进长三角排污权制度一体化建设
5.1 长三角排污权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总结
5.2 长三角排污权制度一体化建设的框架构建
5.3 长三角排污权制度一体化建设的配套制度措施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第二篇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与空间布局研究
第7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7.1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7.2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提出背景
7.3 淳安推进深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8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8.1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优势
8.2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劣势
8.3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机遇
8.4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挑战
8.5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第9章 淳安深绿产业体系构建及其发展重点
9.1 深绿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9.2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体系构建
9.3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重点遴选
第10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0.1 深绿产业发展的总体轨迹
10.2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0.3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第11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11.1 淳安深绿产业空间布局原则
11.2 淳安深绿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11.3 重点产业空间布局
第12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1 绿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析
12.2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12.3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评价的政策建议
第13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域外经验与启示
13.1 瑞士蒙特勒——高端医疗养生之都
13.2 台湾地区——精致农业之路
13.3 江苏省射阳县——后位县城的绿色崛起
13.4 浙江省新昌县——创新驱动的实践之路
13.5 浙江省仙居县——化“生态优势”为“发展动能”
第14章 淳安深绿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4.1 发展深绿产业的上级试点保障
14.2 发展深绿产业的土地资源保障
14.3 发展深绿产业的资金投入保障
14.4 发展深绿产业的人才技术保障
14.5 发展深绿产业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三篇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第15章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15.1 国家战略要求海洋经济建设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15.2 区域战略要求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必须高效可持续
15.3 行业战略要求象山主体区创新海洋产业绿色发展模式
第16章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SWOT分析
16.1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优势
16.2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劣势
16.3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机遇
16.4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挑战
16.5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策略
第17章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实践模式
17.1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就
17.2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重点模式
17.3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18章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
18.1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
18.2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重要问题
18.3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问题根源
第19章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的模式创新
19.1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
19.2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模式创新的主要类型
19.3 象山海洋绿色发展模式创新的评价与展望
第20章 海洋绿色发展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20.1 海洋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保障
20.2 海洋绿色发展的科技人才保障
20.3 海洋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20.4 海洋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保障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