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经济学者在国际一线传媒平台讲述中国经济成就的原创力作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挑选话题、组织语言并集中反映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本书正是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在这个领域方向的力作。
张军教授一直应邀接受国内外媒体的电话、电视就中国经济话题的采访,也应邀在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电视台制作的关于中国经济的专题片中出镜,发表评论,还应邀出席在一些国家举办的重要论坛或会议研讨。本书收录了张军教授从2005年起至2021年16年间,为著名的世界思想领袖平台“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定期撰写的一共48篇关于中国经济的原创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是张军教授结合当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做的精心的话题组织,还在内容编写和文字的表述上,仔细打磨,充分考虑到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尽可能满足国际读者的阅读需求。这些文章在世界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教授看了张军教授的文章后说:“复旦张军的这个文章是我迄今读到的对中国(经济)奇迹真正好的解释。”(Piece by Zhang Jun of Fudan is pergaps the best account of the China Miracle I have ever read)
作为一位长期在中国生活并熟悉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如何在这样一个世界性有高度关注度的英文平台上向世界读者讲述中国经济。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本书中,张军教授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经验,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是精心选择和构建话题。并非我们在国内某一时间关心的话题也会同样引起国际读者的兴趣。反过来应该也成立。所以,每一次张军教授需要花很多时间反复考虑要为下一篇文章写什么话题。
其次是大量阅读、学习同行经验。需要经常阅读同一个平台上其他经济学家的文章之外,还要换位思考,尽量从国际读者的阅读兴趣来寻找有关中国的话题。
再次是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张军教授的每一篇文章发表后都能够引起国际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不仅增加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了解和理解,也能够帮助西方读者消除一些他们深受影响的流看法,甚至是偏见。
写在前面的话
张军
在过去20多年里,因专攻中国经济研究,我不断会接受国内外媒体的电话、电视就中国经济的有关话题进行的采访,有时也应邀在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电视台制作的关于中国经济的专题片中出镜,发表评论。实际上,应邀出席在一些国家举办的重要论坛或会议是我学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能成为国际舞台上活跃的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家,何乐而不为呢?
相对而言,我只是偶尔为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报纸写文章,数量不多。唯一的例外是,自2005年起,我接受邀请,为著名的世界思想领袖平台Project Syndicate(我们似乎习惯于将其翻译为世界报业辛迪加)定期撰写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文章。Project Syndicate虽然不是报纸,却是为国际上主要一些国家的主流报纸提供好文章的一个平台。这也是英文Syndicate的真正含义。
实际上,如果读者有机会访问和浏览一下Project Syndicate的主页,就会发现在这个平台上撰写文章的不仅仅是经济学家,还有大量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的现任或前任领导人偶尔也会在Project Syndicate发表时事评论文章。
所有发表在Project Syndicate上的这些文章涉及很多的领域,被分类成不同的主题,篇幅也不太长,但都针对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或具有长远意义的话题,而且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很有见地,有深邃的思想。英文世界通常把这类文章说成是“oped”,可惜中文世界里没有与之可以直接匹配的词。简单说,就是表达观点或发表独立评论的专栏文章。
没有想到的是,我从答应为Project Syndicate写作算起已坚持了15年之久,这期间因为身体原因暂停了大概3年多时间,之后随着身体康复,我又继续写了起来。为了不给自己增加太多的负担,我不再每月而是每两个月准备一篇文章。文章虽然是在Project Syndicate上以英文首发,但它会有高效的团队把文章翻译成多国文字,推荐和出售给一些国家的报纸用当地语言发表。因为这个原因,我关于中国经济的很多文章受到了国际知识界和思想界的高度关注。我记得,在我2020年发表一篇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不久,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教授就写邮件给PS的编辑肯·墨菲(Ken Murphy)说,“复旦张军的这个文章是我迄今读到的对中国(经济)奇迹最好的解释”(Piece by Zhang Jun of Fudan is pergaps the best account of the China Miracle I have ever read)。《中国证券报》和《中国日报》(英文版)都时常会从Project Syndicate购买我的文章发表。新加坡的中文报纸《联合早报》、香港地区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也一直从Project Syndicate购买我的文章转发。
最近复旦的同仁、复旦在丹麦的原中国中心的刘春荣教授来信告诉我,年近九十的丹麦令人尊敬的著名经济学家尼尔斯·泰格森(Niels Thygesen)教授跟他提到,尽管疫情以来他暂时无法再访问中国,但一直非常关注我在Project Syndicate的评论文章。尼尔斯·泰格森教授被称为丹麦的“欧元之父”(Father of the Euro),对丹麦和欧盟的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力,还曾担任欧盟财政咨询委员会的主席。过去10多年,我和他在上海或哥本哈根有过多次往来,交流很多。在我办公室,我们有过长谈。2014年12月5日,哥本哈根大学在古老的大厅举行了盛大的论坛“投资未来: 向尼尔斯·泰格森教授致敬(Financing the Future: in Honor of Professor Niels Thygesen)”,我和向松祚教授受邀做演讲。我们俩还出席了当晚在Thygesen教授家里举行的八十华诞生日晚宴,大约25位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学家出席。
2005年/001
中国的汇率谜题/003
中国增长的弱点/006
2007年/009
中国的金融设想/011
2008年/015
通货膨胀的来临/017
2013年/021
中国能否适应新形势?/023
中国的底线/026
中国增长潜力未尽/029
2014年/033
理解中国增长模式/035
结构性调整的平衡术/039
中国的高收入希望/042
富有远见的中国经济刺激政策/045
中国增长的秘密/048
2015年/051
中国的信贷去向/053
全球体系中的中国/056
中国金融监管的问题/060
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064
对人民币的期望/067
2016年/071
一场被误解的危机/073
中国的失业率数据可靠了吗?/077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痛/082
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趋势的威胁/085
2017年/091
中国企业税负高吗?/093
中国是特朗普假想的敌人/098
中国的货币难题/103
中国经济正在转向超级城市引导的增长/107
30年后的中国/112
2018年/117
中国伟大的城市竞赛/119
中国在超越GDP增长的目标/123
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机会/126
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误读/130
理解中国治理改革的逻辑/134
中国是否应该拥有它的经济成功?/138
2019年/143
为什么中国必须要减少储蓄?/145
过去1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何以迅速增强?/149特朗普在中美贸易摩擦上对中国的失算/154
国家资本主义不能用来解释中国的成功/158
中国如何实现“百年目标”?/162
中国为什么不能轻视经济放缓/168
2020年/173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75
疫情难改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179
为什么中国经济规模会持续扩大?/184
中国快速向数字经济转型/189
双城记: 上海与深圳如何影响中国未来?/194
2021年/199
为什么拜登需要考虑放弃特朗普与华对抗的幻想?/201
中国的低生育率危机/205
美国对华敌对情绪的可能起源/209
中国的金融崛起/213
中国底层的经济活力/21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教授说:“复旦张军的这个文章是我迄今读到的对中国(经济)奇迹真正好的解释。”(Piece by Zhang Jun of Fudan is pergaps the best account of the China Miracle I have ever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