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与管理
管理,看得见的手。——小艾尔弗雷德 钱德勒
什么是区域管理简单地讲,区域管理就是对区域的管理。一个地方官员,比如一个县长、一个市长、一个省长,甚至国家领导人实际上都在管理一个区域。区域管理学就是要研究怎样管理区域,或者说管理一个地方。为此我们需要认识什么是区域,什么是管理。
1.1 区域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区域
春末夏初,笔者妻子的同学龚女士从昆明出发,到北京来。她沿途考察了长沙、武汉,*后到达北京,第二天准备去青岛。她说:“我准备多去几个地方。”她说得对!昆明是个地方,武汉是个地方,长沙也是个地方,大一点的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也是个地方。这些地方有共同的特征,比如有自然资源,有人,有城市,还有政府。这些可以说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是地方的抽象,地方是区域的具体,如果龚女士讲“我准备多去几个区域”,听上去会感到有点别扭。
“区域”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地理学将“区域”作为地区或地方的泛称。例如,我们平时讲“黄淮海地区”“西部地区”“南大西洋地区”,而不讲“黄淮海区域”“西部区域”“南大西洋区域”,因为这里讲的是具体的地方。反过来我们讲“区域差异”“区域规划”,而不习惯讲“地区差异”“地区规划”,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共同的特征。“区域”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地区或地方的抽象。如果更学术化一些来理解区域,我们可以设想地球表层是没有差异的,且是处处同性的,这种背景构成了地球表层空间。这个空间如果一无所有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然而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地球表层空间被环境、资源和人口所充填,但这种充填不是均匀的,其结果就使一个空间范围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即空间发生了特化,特化使空间转化为地区,地区的抽象就是区域。换言之,区域是空间的特化物。记住空间特化这一特点,对我们理解区域管理非常重要。
区域作为空间的特化物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区域具有丰富且不断演变的结构。多种结构存在于区域之中,在笔者拙著《普通地理学》中,我们总结地理学关于区域结构的认识为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空间结构、文化结构和地缘结构等。
1. 资源环境结构
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是区域*基本的结构。那么,什么是资源环境结构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环境。“环境”一词直观上讲是指某个主体的外围。那么所谓环境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外围吗这仅仅是*表层的东西。本书将面临环境这一概念的两种意义:其一是地理学的环境,如这里所讨论的;其二是管理学的环境,它指管理对象的外围或约束发展的条件总体。不同学科对同一词语的使用往往有很大差别,这就会给边缘学科使用这一词语带来一系列混乱。不过细心的读者是可以区别这种同词异义的。
环境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之于地理学,犹如波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之于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波的*初概念固然来源于水面的起伏运动,但是它却是一类现象或特征的总称。例如,物理学中讲微观物理学对象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的东西,比如中子、质子,既是波又是粒子。这真叫我们这些外行听上去有点糊涂。这里的波,与水波,或者说它的构词“水之皮”毫无直接联系。完全类似,地理学对象也具有二象性,我们称为环境区域二象性。环境是区域的另一个侧面。具体地讲,地球表层的构成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人群圈相互作用形成景观。地球表层景观各不相同,抽象出来就是环境,就像地球表层空间整体特化为区域一样。作为地球表层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是一个整体,它具有演变着的内部状态与结构,并有三个特点:第一,它表现为某种景观,例如形成山地、海洋;第二,它具有地域分异性,简单地讲,就是说构成环境的空间单元是有差别的;第三,它具有系统性,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一般还是环境。不过环境不是无限可分的,例如,流域环境是个系统,河流是它的子系统,河漫滩又是子系统的子系统,但是当将河漫滩上的土地划分为土体时,土体就不属于环境系统了。环境的景观形态常有山地、流域、河流、坡地、干旱区、湿润区、湿地、旱地等。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由人群圈与其他五大圈层形成,有特殊的地域分异性和系统性。全球是一个独特的环境,也是*大的区域、*大的环境。所以,区域管理包括环境管理。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境的意义,可参见王铮参与编著的《普通地理学》(2010年)的第四章或者A.N. 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的《环境科学导论》(1983年)。由于环境是六大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我们通常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或生物角度描述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的特征。尽管存在城市这种典型的人文环境,但是地理学中的环境通常狭义地指自然环境,本书也保持这种习惯,除非有特别声明。
本书中谈到的资源特指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物质和环境,如矿产、森林、土地等。按利用类型可划分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尽管这种划分在科学上并不严密和完备,但是它具有明显的管理学上的优点。
自然资源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或者赋存于环境(如矿产资源),或者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如土地),许多情况下不能分清它是赋存于环境还是本身就是一种环境。例如,森林资源既赋存于土地中,本身又是一种环境。环境与资源是不可分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基本的结构—资源环境结构。
资源环境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环境与资源是不可分割的,开发资源就必然意味着改变环境。这里使用中性词“改变”是因为并非所有对环境的改变都是对人类不利的。例如,我国江淮地区,春秋战国时代尚保持着“厥草惟夭,厥木惟乔”的森林植被状态。秦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该区域得到逐步开发,演变成今天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城市密布的状态,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环境具有地域分异性。这就使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亚区之间的资源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不同也就使得其在开发利用的方向、目标、政策等诸多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差异,区域管理学必须注意这种由资源环境结构导致的地域分异性。
(3)环境的自然本底性。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首先是由它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比如,由气候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是温带环境,这样它就不可能具有热带资源和热带环境过程。又如,一个地貌上的高原地区绝不会形成同纬度平原地区的农业资源。在一般情况下,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使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存在的特定的本底。必须指出,本底并非完全不可改变,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如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波动)、人类的强烈活动(如CO2倍增引起全球性增温),都可能改变区域的气候,从而改变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的本底。区域管理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这种本底的改变。事实上,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管理学的*大热点。
(4)局部可重构性和重构性。人类活动从古至今一直在重构着资源环境结构。例如,人类砍伐森林将土地改造为农田,人类使河流改道,获得水资源、农田资源和交通资源。这些过程都是在重构资源环境结构。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活动,形成了强大的重构资源环境结构的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的重构能力还是有限的,自然界也只是局部可重构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作为寓言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却是不存在的。资源环境重构是有巨大风险的。这里有个被编进电影《不见不散》的故事:有人建议用定向爆破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个50千米宽的口子。这是一个类似愚公移山的幻想,喜马拉雅山挡住的湿润气流是行星风带①,宽100~1000千米,即使炸开个50千米宽的口子,那么多土石往哪里放呢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至少在现在还很小。
(5)环境风险性。当人类对资源环境结构的开发或重构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环境系统将发生突变而向着与历史不同的方向演化。这种突变和演化可能使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人类是适应于现存的环境结构的,所以环境结构的变化被理解为对人类是有害的,尽管并非都是这样。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科学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人类很难预料环境演变的方向和效益,而环境一旦恶化,可能从多方面打击人类长期的物质积累和生存环境,因而环境演变将带来风险作为一种公理已为人们所接受。区域的这些特征,被地理学界称为区域的第一地理本性。
2. 城镇体系
区域人口聚集形成的城镇体系(或称为城乡结构)指从大城市到乡村的结构系统,乡村是它的一个层次,“城镇体系”是习惯叫法。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城镇又是人类的主要聚集点,城镇体系实质上是区域人口经济结构。城镇体系具有层次性,即城市是分等级的。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为一级中心,南京、杭州为二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湖州等为更次级的中心,直至当地农村②。聚集层次性、人文性和经济性是区域的三个基本特点,它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对自然的改造,被称为区域的第二地理学本性。
3. 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也就是区域经济系统,它表现为城市形式(包括城市的企业、设施和交通等)。它由区域内部的产业相互配合形成支撑。有两类产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一是主导产业,其二是基础产业。按照经济地理学家的理解,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大牵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要通过它与外界发生供求关系,或者引导未来产业结构。基础产业是区域经济系统赖以运行的产业,它们主要是供给区域其他产业原料的产业,从这一点讲,它一般是第一产业。关于区域经济结构的更多内容,我们将在第二章中继续讨论。
4. 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区域经济结构在地域上的表现形式,例如*早由约翰 冯 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描述的农业带呈环状分布的现象(图1.1.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