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规律
第1章 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规律
本章首先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对区域产业、人口、城市发展等的影响及原因,描述其所展现出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列出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1.1 规律认识和分析
第一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包括城市建设和空间发展影响因素众多,但其自然地理依赖性目前仍较为明显,随着自然地理格局的变化,其呈现一定的规律和特征。当然,自然地理条件的相关影响并非始终不变,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相关影响会逐步减弱。
1.1.1 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及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第一产业是主导,而第一产业是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为深刻的产业。第一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植物及动物资源,而植物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受水、温度、光照、空气、土壤等要素影响,上述要素与自然地理息息相关。自然本底条件受多种因素作用,体现出高度复杂性,但从宏观上,仍然呈现一定规律特征,继而对于植被生长也产生规律性影响。例如,随着纬度的升高,尤其45°N以北的区域,温度和光照相对低纬度地区降低,因此,从遥感影像上可以看到,植被生长以温度和光照胁迫为主;青藏高原在45°N以南,但海拔高,光照丰富且温度偏低,因此,植被生长以温度胁迫为主;30°N附近区域受副热带高压及信风影响,空气下沉增温,信风由高纬向低纬运动过程中也逐渐增温,空气中的水汽远离饱和点,很难成云致雨,植被生长以水分胁迫为主,但我国30°N附近区域主要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局地气候改变,雨量丰沛,属于植被生长无胁迫区域。再如,对于山地,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定范围内湿度逐步增加,植被也呈现垂直地带性差异;迎风坡和背风坡由于温度、湿度等差异,植被也具有明显的区别。上述反映了随着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定变化,植被生长受到的规律性影响(图1-1)。
图1-1 陆域植被生长的光温水胁迫因子
资料来源:《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7年度报告》
对于我国而言,从宏观上来看,自然地理条件具有一定规律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其对植被和农牧业发展的影响也呈现一定规律性。总体而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转向,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以地形和气候为主要依据,我国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图1-2)。东部季风区海拔相对较低,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广阔平原;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季,气候湿润;本区域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西北干旱区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为高大山系分割的盆地、高原,局部有窄谷和盆地;夏季风受山体阻挡难以到达,水分不足限制了温度发挥作用;本区域以荒漠为主,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或草原,仅山地和水量充沛区域分布有森林、草甸等植被。青藏高寒区海拔高达3000米以上,有不少海拔为7000~8000米的山峰;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温度过低限制了水分发挥作用;本区域广泛分布着高寒荒漠,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分布有高山草甸和灌丛,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山谷地区有森林。根据上述宏观地理规律特征,不同区域第一产业的特征也呈现明显区别。东部季风区,整体而言,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尤其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结构以草原牧业为主,水资源条件较好区域发展灌溉农业;青藏高寒区,农业生产结构以高寒牧业为主,少数条件较好地区发展一定的林业和种植业。
图1-2 我国三大自然区
自然区名称主要参考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编写组提出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除此之外,农业生产条件好的东部季风区,其随纬度变化的气温差异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部的植被状况,相应地农产品和作物熟制受到影响。黑龙江与内蒙古的北部为寒温带,在此区域生长季短、气温低,植被以落叶针叶林为主,农作物只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如马铃薯、甘蓝、春大麦等。寒温带以南、沈阳以北的东北大部为中温带,在此区域冬季严寒时间较长、积温较低,只能栽培耐寒的小苹果、秋子梨、李、杏等果树,农作物一年一熟,以喜凉的春小麦、马铃薯、甜菜、亚麻等作物为主,还有早熟品种的大豆、玉米、高粱和粳稻。中温带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在此区域冬季严寒时间较短,春、秋季温度日差较大,是我国主要的落叶果树产区,适宜栽培优良品种的苹果、梨和桃等,以及枣、柿、山楂、樱桃、葡萄、核桃、板栗等,农作物有两年三熟的冬小麦、三年四熟的棉花,水浇地或适宜土壤上也有一年两熟旱作制的冬小麦,此外,还有油菜、花生、甘薯等主要农作物。暖温带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其中,秦巴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除高山外,属于夏季以水稻、棉花为主,冬季以小麦、油菜为主的两熟制区域;再往南区域,冬季温暖、夏季湿热,是我国主要的常绿果树产区,有广柑、红橘、金橘、枇杷、杨梅等,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除一般可一年水旱两熟外,不少地区还可两年五熟;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可种植双季水稻,另外,冬小麦为中熟和早熟品种,南部还有甘蔗、木薯等。云南-广东-台湾南部、海南岛及南海诸岛为热带,气候温润、常年高温、没有显著冬季,有双季稻和一年三熟水稻,偏南还有一年四熟的甘薯,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木薯、芋类等,还有香蕉、椰子、菠萝、腰果、油棕、橡胶、咖啡、可可、胡椒、剑麻等经济作物。
1.1.2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及规律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众多,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但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是重要而深刻的。直观上分析,人居于一地首先是为了生存,一般而言,本地农业生产力大小较大程度上决定了生存所需物品的供给能力,也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口的承载能力;而正如上文所分析,农业生产力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大。在经济发展初期,牧区人口密度不如农耕区人口密度高,旱粮区域人口密度不如稻作区域人口密度高,一熟区域人口密度不如二熟、三熟区域人口密度高;具体而言,20世纪初,我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新疆等以畜牧业为主的区域人口密度大概为每平方公里1人以下,以旱粮为主的河北平原、豫东鲁西的黄河冲积平原等区域人口密度大概为每平方公里300人,而南方以稻作为主的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0人以上,其中,秦淮河谷稻作区域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左右,而一些条件优越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0人。另外,自然生存条件本身的优劣对人口分布产生着直接影响。除此之外,无论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农业生产力都对本地经济发展产生着作用,继而影响着吸引人口和供给服务的能力。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也都一定程度地作用于社会发展,影响着文化民俗、方言、饮食等特征。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规律,*负盛名的当属“胡焕庸线”。“自黑龙江之瑷珲(现隶属黑河市),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 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 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 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 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胡焕庸,1935)。“胡焕庸线”于1935年提出,直至今日,我国人口分布仍然呈悬殊的西北与东南两部差异,整体格局未变。另外,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发国主要的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