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引言及背景
第一章 保护人与自然的理由与行动
丽莎 曼德尔,欧阳志云,詹姆斯 萨尔兹曼,伊恩 贝特曼,卡尔 福克,安妮 D 格雷,李聪,黎洁,李树茁,刘建国,斯蒂芬 波拉斯基,玛丽 鲁克尔肖斯,巴斯卡 维拉,阿尔瓦罗 乌曼 奎萨达,徐卫华,郑华,格雷琴 C 戴莉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在显著改善人类福祉的同时,也深刻地伤害了地球上的土地、水域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本。经济快速发展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预期寿命,但这种成功的代价同样也给人类的未来福祉蒙上了阴影。
森林、草原、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及其所含物种正在大规模退化或消失,给世界的未来带来了巨大风险。日益加剧的洪水、沙尘暴、极端气候事件以及空气和水环境污染,正威胁着我们的粮食、水、气候、能源、健康和生计安全。这些危害极大地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就。
令人欣慰的是,世界正在觉醒。决策者、开发机构、企业和私人投资者正与民间社会组织及科学家一道,共同探索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即开辟一条通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道路。这是一次雄心勃勃的探索,旨在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与生活环境,并为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提供保障。
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包容性绿色增长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将想法转化为行动(Guerry et al.,2015),以及相关价值观的确立和机制的建设。
要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先要认识到自然资本对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价值。需要说服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的决策者,使他们相信:与单纯投入相比,投资自然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更能带来可观的收益。这一认知在相关科学研究(Jansson et al.,1994;Daily,1997),以及2005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 )等国际计划的推动下,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把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想法转变为行动,还需要建立创新且有效的政策和融资机制,推动自然资本的再生,增强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Daily and Ellison,2002),同时提升自然福祉和人类福祉,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
在本书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支持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自然资本方面,强调维护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新创新成果,并论述了确保自然系统安全在包容性和道德层面上的理由。我们重点分享了世界各国在实施创新政策和金融机制方面的经验。本书对于自然资本的关注,与围绕包容性增长(de Mello and Dutz,2012)、包容性发展(Teichman,2016)和绿色经济(Jacobs,1993)的其他举措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认识自然资本价值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人们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不同社会形态下保护自然的诸多明智之举。然而,时至今日,许多人类活动在运作中依然没有考虑自然资本,还大大贬低了自然资本的价值。由于自然资本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公共产品,没有明确反映在市场价值中,因此,当自然资本遭受损失时往往得不到认可或控制,直到后果日趋严重、不容忽视。中国发生过一个例子:长江上游多年来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可能是1998年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当时世界上规模*大的生态补偿,即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以防洪和扶贫为双重目标的退耕还林项目(Liu et al.,2018)。
社会中*弱势的群体往往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度*高,相应地,他们应对或替代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损失的能力也*低(Gadgil and Guha,1992;MEA,2005)。在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面前,贫困和边缘化人口及社区往往*先受到伤害(Hamann et al.,2018)。由于自然资本损害往往对*弱势的人群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在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下,必须充分考虑到包容性和公平性(Vira,2015)。然而,归根结底,全人类的福祉都仰赖于大自然。尽管财富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如果继续坚持目前的消耗自然资本的行为方式,风险还将不断增加,*终无人能够幸免。
随着自然资本丧失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日趋明显,在过去20年里,世界各地卓有远见的领导人都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术语还鲜为人知,但时至今日全球已经有500多个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年付款额超过360亿美元(Salzman et al.,2018)。这类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Ouyang et al.,2016;Bryan et al.,2018)。这些创新*初采取的形式是一种一次性的特定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发展成为更加完善、可检验的工具和战略,供决策者放心使用。
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设计制订经济和其他激励措施,从而使对自然资本的投资更具吸引力和普遍性?迄今为止相关法律机制主要是建立规章制度,依靠规范性监管来指导行为。虽然这很重要,但显然还不够。只有更多地关注针对森林、湿地、牧场和珊瑚礁等自然资本存量的管理者,即土地所有者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才能制定出极具潜力的战略方案。
准确评估自然资本,建立有效的地方保护和恢复机制很有必要,但这还不够。首要的挑战在于,需要在更大的规模和程度上采取行动,调整相关方法并扩展其应用范围,使之成为主流,从而带来全球性的改变。幸运的是,人们对行动必要性的意识越发强烈,促成变革的动力正在逐步壮大。在全球范围内,政府、私人机构和全社会对相关的国际倡议已表现出明显兴趣。
2015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议程(Elkington,1998)。目前,《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战略计划已经更新,有望成为“自然新政”的组成内容:国际社会“确保将自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效益,纳入一系列的改革行动之中,这些行动具有系统性、包容性,且有利于人类福祉、经济和地球。”自2014年以来,自然资本联盟(Natural Capital Coalition)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近250 家企业和组织,以推进企业保护和增强自然资本的全球愿景。自然资本项目(Natural Capital Project)是由科学研究机构和自然保护组织共同建立的,该项目致力于将自然价值纳入政府、企业、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机构的决策中。该项目团队在60多个国家直接开展合作研究和示范,其开发的InVEST软件已在180多个国家应用于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支持多种政策和融资机制。
本书的编撰源于中国政府部门邀请,体现了保护自然资本对重要政策和金融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2017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提出,希望编撰一份有关绿色金融与发展的国际经验报告。中国国家领导人亦宣布,在21世纪实现生态文明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中国将不断开拓、试验和全面实施改革性的政策和金融机制,以改善人民福祉,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福祉,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升其当前和未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在起草报告时,我们发现了许多促进绿色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政策和金融创新实例。但这些资料散落在各种学术文献、白皮书和报告中,或尘封在指导实施相关举措的领导们的脑海里。在为中国领导层整理这些信息时,我们意识到,这些信息或许可以更广泛地服务全球大众。
本书旨在为相关政策和融资机制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施提供指导,以确保在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道路上,有效提升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我们解决了以下关键问题:如何引导经济和其他激励措施,使保护和恢复举措变得更有吸引力并成为主流方式?有哪些方法、在什么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政府、企业、土地所有者、非政府组织和其他行动者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如何相互补充?有哪些机遇可以用来扩展和改进这些成功模式?
在本章剩余部分中,我们将介绍贯穿本书的几个关键概念(框1.1),概述本书的组织结构,并为今后的行动提出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