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与外交的互联互动,是民初政治的一大时代特征。而本书题眼“民族主义”,正是各方争夺实际利益时,常诉诸的所谓理念和民声。这既是当时政治运作的一个特色,也提示出外国在华存在的实质影响。
本书是罗志田教授关于近代中国政治史的一部力作,详论了北洋时期政局的动荡更迭与隐伏其间的民族主义思潮,既有风云跌宕的大格局,也写到了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思想激荡。本次修订,增添文章若干篇,多涉及北伐前后的政治外交,使修订版更侧重于常规意义的政治史,也更贴近“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这一主题。
自序
引论 帝国主义在中国:条约体系的文化认知
上编 乱世中的个人和群体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以胡适的世界主义与反传统思想为个案
救国抑救民:“二十一条”时期的反日运动与“辛亥”“五四”期间的社会思潮
中外矛盾与国内政争:北伐前后章太炎的活动与言论
个人与国家:北伐前后胡适政治态度之转变
中编 北伐时代的军政格局
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
北伐前南北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1926
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
地方意识与全国统一: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
下编 动荡时期的内与外
北伐前期美国政府对中国国民革命的认知与对策
李锦纶使美与中美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1927—1928
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