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产业是贸易根基,在技术驱动下,全球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加强对全球新型产业生态的适应和调整,契合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态势,紧扣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主线,加强贸易与产业的协调度,是增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身处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其经济的对内高质量发展与对外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持续提升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口与国内产业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将自身产业比较优势高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胜势,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为上海“十四五”发展开新局、强动能、育新机。
一、 2021—2022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环境变化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发展格局开始构建之年。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三重压力”的挑战,三重压力本质上是“三期叠加”压力的进一步延续。
与2020年相比,2022年中国企业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但在三年持续疫情下,中国经济内循环系统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第一,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口规模在全球新兴经济体中仍处于领先地位,上半年中国出口与其他出口大国相比保持优势。2022年1—3月,中国相对欧盟和日韩的出口额有进一步提升的势头。2022年5月末以来,国内疫情基本稳定,长三角地区推进复工复产,对国际市场的出口重新恢复活力,增长逐步和2021年同期接近,体现了长三角出口的较强韧性。2022年5月出口总额同比超预期,达到16.9%的增长率,6月制造业PMI中的出口新订单指数反弹;6月中旬,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创下2022年3月以来新高。
第二,2022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面临通胀压力,本土进口需求趋于萎缩,由通胀压力向宏观经济其他维度传导而来的预期下降,导致欧美本土大型企业的预期下降,新增投资意愿下降。中国出口增幅与2020年在全球的领先优势相比,有所下降。但“韧性”增强,围绕着改善供需结构,新增大型投资和鼓励新兴产业配套投入与经济刺激举措落地收到成效。
第三,全球产业链空间的“区域化”转型已经显现,跨国公司在中国以外布局离岸加工的趋势在亚太经贸和投资新格局中已经体现。以东盟十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在中国“经贸圈”的地位逐步提升。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东亚地区布局生产基地的跨国公司已经考虑在中国跨国公司可能在越南、墨西哥和印度等地建立新的制造中心,在保持效率和成本优势的同时,降低全球供应链过度依赖中国所造成的风险。
二、 2021—2022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2021年,在缺芯、缺工、缺单“三缺”,以及用工、物流、原材料、能源价格“四涨”情况下,上海产业经济仍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3214.85亿元,继续保持国内城市首位。其中,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18.3%,是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20%,生物医药产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1/4,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超过1150家。
然而,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受本轮疫情冲击,供应链断链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在三期叠加的影响下,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全问题应进一步引起重视。
总报告
强化韧性,转化动能,为全球贸易中心建设提供更强发展支撑——2021—2022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暨2022SCISS指数/3
专题报告
亚太地区自贸协定发展趋势浅析——基于RCEP对上海重点产业的
影响/27
数字化转型与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6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产业竞争力提升/76
重点报告
2021—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85
2021—2022年上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109
2021—2022年上海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157
2021—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192
2021—2022年上海化工与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214
2021—2022年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