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卖点
1. 被薛兆丰誉为“像宝石一样的小册子”的大家小书,译文全面修订,并增补两篇文章帮助理解。《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推荐图书!诺奖得主布坎南的小书,四两拨千斤,动摇作为现代经济学根基的主流“成本”概念。
2. 转变每个人的成本思维,帮助个人和机构做出选择。做决策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考虑成本与收益,而一旦理解了成本是主观的、向前看的、决定于决策那一刻的,你将更容易做出选择。
3. 追溯“成本”理论史,发展并应用“主观成本”理论。重拾“伦敦经济学派”的主观成本理论,总结了“成本”的六个性质,并将其应用到征兵、税收、增发货币、污染等公共议题上。
4. 颠覆经济学的根基,开辟新的研究道路。成本概念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意味着建基于客观成本之上的经济学理论都得改写。
编辑推荐
本书能转变你的成本思维,帮助你做出选择(决策):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考虑成本,而当理解了成本是主观的、向前看的、决定于决策那一刻的,你就明白,只要你选择的是决策那一刻脑海里(机会)成本最小的选项,那你的选择就是理性的。即使决策后高昂的客观成本证明决策失误,也都不用后悔。也因此,布坎南区分了“影响选择的成本”与“选择影响的成本”,并提出对“沉没成本”的新理解。
绝大多数经济学者,都知道并理解成本的主观性,也理解机会成本概念,但在真正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却依然采用客观成本概念。布坎南希望大家能够一以贯之,用主观成本理论来做研究。在本书中,布坎南就将“主观成本”应用在了征兵、税收、增发货币、污染等公共议题上,颇具启发。
经济学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布坎南“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他亦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选择这条主观成本道路。
作为一个主观主义者,布坎南坚信,机会成本只是一种“见仁见智”的个人体验,是现实中从未真正出现过的替代选择。作为一个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者,布坎南认为,机会成本不能以对不同个人所放弃的效用进行加总的集体福利函数方式来进行测度。
正是威克斯蒂德将机会成本非常直接地与选择联系在一起。威克斯蒂德认为,生产成本,“从资源已经被用于这种或那种特定用途这一既成事实的意义上来说,对于所生产的物品的价值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正因如此,生产成本也不会影响供给。真正影响供给的是预期成本。这种预期成本是“面临权衡取舍时为了生产某种特定物品而必须舍弃的选择”,这种成本“会影响工匠是否生产某种物品的决策”。
这样,威克斯蒂德就在成本的度量与选择行为之间建立了极为重要的联系。在任一时点上,人们既可以前瞻也可以回望。在时间轴上,一个人回望的是已被排除的选项,前瞻的是依然需要加以抉择的选项,在后一情形下,他可以作出也必须作出选择。明确这一基本点后,成本就成为在各种选项中进行选择这一行为的一部分,而这种选择对于选择主体而言必定是主观的。这样,成本就不像古典和新古典的讨论所认为的那样与商品或资源有着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