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价值转形C体系/政治经济学新连线学术研究系列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03753
  • 作      者:
    作者:荣兆梓//陈旸|责编:田康|总主编:孟捷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荣兆梓,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曾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术专著,成果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次,二等奖多次。研究领域主要为劳动价值论及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陈旸,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是为解决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润率平均化实际二者间矛盾,而提出的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但马克思在阐释价值转形理论时留下了一个“没有进一步考察”的细节问题,即如何将价值转形的数理模型延伸到成本价格转形。这便是后来引发了百年论争的价值转形问题。关于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百年来,形成了几大体系。 流传最广的“标准解法”,即所谓A体系的标志性特征是,坚守工资品实物量给定(进而剩余品实物量也就被给定)。作为“新解释”的B体系在转形问题研究中针对“标准解法”提出了两个重大修正,包括推翻实物工资向量给定的前提条件,和用纯产品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取代总产品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张忠任模型承继了“新解释”舍弃实物工资向量的理论成果,同时按传统理解解释马克思“总量相等二命题”,在转形方程中导入相应的约束条件,发展出平均利润率不变的转形模型。但该模型仍然有理论逻辑上的问题,并不能给出转形问题令人满意的答案,由此C体系应运而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问题提出:转形理论与转形问题1

一马克思的理论目标和理论逻辑1

二关于成本价格的“修改了的意义”5

三转形问题的由来与实质9

第二章文献回顾(上):A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3

一鲍特凯维茨的三部门模型13

二从三部门到多部门:转形问题的一般化19

三莱伯曼的“工资率不变”解法24

四A体系的规范表述:置盐信雄和森岛通夫29

五萨缪尔森和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31

第三章文献回顾(下):B体系的逻辑与贡献34

一劳动价值论“新解释”的基本逻辑34

二“新解释”对实物工资向量的批判40

三“新解释”的转形方程42

四以数学表达式比较不同理论体系44

第四章批判性述评:百年争论的三大偏误58

一错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界定为物量关系59

二误将生产价格与价格混为一谈69

三错将证明“总量相等二命题”当作转形理论的最终目的73

第五章近年来转形问题研究若干进展评述79

一“跨期单一体系”和莫斯里的“宏观货币解释”79

二国内代表性观点分类及数理逻辑简评88

三从“张忠任方程”到“C体系”99

四对《中国转形问题研究的一个选择性评论》的评论106

第六章C体系的成本价格计算112

一马克思的数值例分析方法112

二马克思的“一次转形”研究115

三鲍特凯维茨如何偏离马克思的路径119

四物质消耗系数矩阵与不变资本成本价格计算121

五以纯产品生产价格偏离价值为前提计算可变资本成本价格123

第七章C体系的转形轮次和转形阶段论128

一价值转形的多轮次性质128

二转形过程的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131

三为什么不应引入再生产实现条件133

四C体系的迭代模型及其收敛135

第八章C体系理论模型的几个重要特征139

一基本特征:可变资本成本价格决定139

二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143

三纯产品价值转形的分配后果145

四小结146

第九章价值转形模型在经济计量中的应用148

一文献回顾149

二计算思路159

三利用转形理论模型对实际数据的计量166

参考文献171

附录187

附录一转形理论的现代表达及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评萨缪尔森的“奥卡姆剃刀”187

附录二马克思转形模型的技术结构与转形问题的症结202

附录三转形问题B体系:模型与计算2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