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社会再生产理论出发,对给不足型、需求不足型、投资推动型和消费拉动型四种经济状态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分析全球经济总状态,并以中美两国为例,对两种状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本书从状态角度分析经济运行规律,在构建社会再生产平衡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现实中存在的供给不足型、需求不足型、投资拉动型和消费拉动型四种非均衡经济状态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思路等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经济状态采用的调控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经济状态理论是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成果建立起来的从状态角度分析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应用该理论可以分析现实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四种非平衡态经济,比较不同状态的异同点,研究不同经济状态下的调控政策。
导论部分提出本书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随后,本书分八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文献评述。本章对三类文献进行评述:一是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拓展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二是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评述;三是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模型应用研究文献进行评述。
第二章社会再生产平衡增长模型构建。本章分析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平衡条件,指出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影响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条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社会再生产平衡增长模型。该模型与西方经济增长模型存在诸多不同。
第三章经济状态理论构建。从平衡增长模型出发,可以将经济状态区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从总量不平衡和结构不平衡出发,可以将非平衡态经济分为四种类型:供给不足型经济、需求不足型经济、投资推动型经济和消费拉动型经济。与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对应,把政府调控经济状态的政策分为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分紧缩性和扩张性两种类型。政府要根据经济所处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组合政策。
第四章供给不足型经济。本章指出,供给不足型经济分为三种子类型:第一种子类型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以苏联为例,该类型供给不足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不足。第二种子类型是转型时期的供给不足。以我国为例,该类型供给不足的根源在于转型时期体制机制的迅速变化。第三种子类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给不足。该类型供给不足又分为和平时期的经济过热和战争时期的经济过热,两个时期的经济过热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第五章需求不足型经济。本章以美国1929—1933 年经济大萧条为例, 指出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根源在于产能严重过剩。产能严重过剩在于投资不足和消费不足,投资不足的原因在于利润不足,消费不足的原因在于劳资双方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同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也进一步加剧了工人的消费不足。信用制度是生产过剩的主要杠杆。
第六章投资推动型经济。本章以我国为例,核算2008—2017 年我国的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指出我国经济从2008 年开始进入投资推动型经济状态,投资率高,消费率低。以强势政府+ 地方政府的行政性竞争+ 国有企业主体地位这“三位一体”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保持高投资率的体制原因。“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使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也导致投资过剩现象,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第七章消费拉动型经济。本章以美国为例,核算1992—2017 年美国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指出美国在1992 年后经济表现为消费拉动型经济状态,投资率低,消费率高。美国消费率高,根源在于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产业空心化和金融业的高度发达也进一步拉高了消费率。
第八章经济状态理论综合分析。本章提出了全球经济总状态的概念。通过分析,指出全球经济处于投资推动型状态,要调整投资消费比例,推进全球经济再平衡。在此基础上,对四种类型经济状态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状态锁定,状态调整,状态割裂、状态共存和状态互补这些情况。
最后,从中美两国经济状态出发,指出当前中美两国都在对本国经济状态进行调整,“一带一路”倡议是这种状态调整的外部政策表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状态造成严重外部冲击,这种冲击促使两国经济状态发生变化。中美经济发展走向与两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导 论 / 1
第一章 文献评述 / 7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拓展研究文献评述 / 7
一、李江帆模型 / 7
二、均衡积累增长关系模型评述 / 11
第二节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评述 / 15
一、哈罗德模型评述 / 15
二、索洛模型评述 / 17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模型应用研究文献评述 / 21
一、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 / 21
二、
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储蓄率递增条件下的扩大
再生产 / 23
三、关于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变化趋势的验证 / 24
第二章 社会再生产平衡增长模型构建 / 27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平衡增长条件分析 / 27
一、简单再生产 / 28
二、扩大再生产 / 30
三、实现条件 / 31
第二节 社会再生产平衡增长模型构建 / 34
一、马克思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 / 34
二、平衡增长模型构建 / 36
第三节 平衡增长模型与西方经济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 / 41
一、对生产函数理解不同 / 41
二、对人口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理解不同 / 43
三、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可变资本增长 / 46
四、经济增长是平衡和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体 / 47
第四节 经济平衡增长影响因素 / 47
一、生产领域 / 48
二、流通领域 / 51
三、分配领域 / 51
四、制度领域 / 52
第三章 经济状态理论构建 / 54
第一节 构建意义 / 54
一、经济周期理论评述 / 54
二、从经济周期理论到经济状态理论 / 58
第二节 具体内涵 / 60
一、非平衡态经济的四种类型 / 61
二、四种经济状态特征分析 / 63
三、投资和消费关系分析 / 67
第三节 基本定位 / 68
一、经济状态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关系 / 68
二、经济状态理论与西方宏观动态经济学的关系 / 70
第四节 调控政策 / 74
一、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概述 / 74
二、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的组合方式 / 76
第四章 供给不足型经济 / 78
第一节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型经济 / 78
一、苏联短缺型经济特征 / 79
二、苏联短缺型经济的原因分析 / 81
三、苏联治理对策分析 / 84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供给不足型经济 / 85
一、转型期界定 / 85
二、转型期经济过热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 86
三、转型期经济过热的效应分析 / 89
四、转型期的治理对策 / 90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型经济 / 92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过热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 93
二、经济过热的治理对策分析 / 95
第五章 需求不足型经济 / 97
第一节 表现形式 / 97
一、大萧条爆发前的经济表现 / 97
二、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特征 / 99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100
一、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评析 / 101
二、货币主义理论评述 / 104
三、需求不足型经济产生原因分析 / 105
第三节 治理思路 / 108
一、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治理思路 / 109
二、治理效果评价 / 110
第六章 投资推动型经济 / 111
第一节 表现形式 / 111
一、我国c、v、m和价格指数的核算 / 112
二、核算结果 / 114
三、投资推动与投资品过剩、投资品价格下跌 / 115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116
一、强势政府与高投资率 / 117
二、地方政府行政性竞争与高投资率 / 118
三、国有企业主体地位与高投资率 / 119
第三节 利弊分析 / 120
一、四万亿元投资刺激政策的产生背景 / 121
二、四万亿元投资刺激政策的主要内容 / 123
三、四万亿元投资刺激政策的效果分析 / 123
第七章 消费拉动型经济 / 125
第一节 表现形式 / 125
一、美国c、v、m和价格指数的核算 / 126
二、核算结果 / 127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129
一、美国产业空心化导致国内投资机会缺乏 / 129
二、美国金融业高度发达导致负债型消费成为可能 / 131
三、
新自由主义指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消费拉动型经济的体制性因素 / 132
第三节 利弊分析 / 134
一、积极作用 / 134
二、不利影响 / 135
第八章 经济状态理论综合分析 / 142
第一节 全球经济总状态 / 142
一、分析起点 / 142
二、全球c、v、m和价格指数的核算 / 143
三、核算结果 / 146
四、全球经济再平衡分析 / 147
第二节 四种经济状态的相互关系 / 148
一、状态锁定 / 149
二、状态调整 / 150
三、状态割裂、状态共存和状态互补 / 151
第三节 当前中美经济状态综合分析 / 152
一、当前我国经济状态调整分析 / 152
二、当前美国经济状态调整分析 / 154
三、“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状态调整 / 155
四、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经济状态调整 / 15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158
附录 经济学符号代码汇总 / 160
参考文献 / 162
重要术语索引表 /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