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自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演变为全球政治问题并开启全球谈判的历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一个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后文简称UNFCCC)为核心的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制度,但有关UNFCCC框架下具体机制和后续协议的全球性多边谈判却一直进展缓慢、难有突破。全球性多边气候谈判的高度复杂性也促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于2007年将气候问题列为当今世界极具挑战性的全球问题之一。朱松丽、高翔著:《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国际气候制度的变迁和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第14—15页。全球气候谈判僵局促使国内外学术界和气候政策的实践者寻求更加灵活有效的国际气候合作新形式。气候俱乐部(Climate Club)便是受到广泛关注、细致设计并被普遍看好的补充性或替代性方案之一。David Victor, “ThreeDimensional Climate Clubs: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ooperation and the G20,”report of the ICTSD Programme on Climate and Energy and the ICTSD project“Enhancing Climate Action through Trade Policy:Opportunities for the G20,”August 23,2017,https://wwwictsdorg/themes/climateandenergy/research/threedimensionalclimateclubsimplicationsforclimate.(上网时间:2018年1月31日)
气候俱乐部通常被定义为在UNFCCC框架外,在气候变化相关议题领域(尤其是减排方面),针对特定的具体问题,基于共同意愿采取额外行动的数量有限的一组国家。Lutz Weischer,Jennifer Morgan and Milap Patel, “Climate Clubs:Can Small Groups of Countri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Review of European,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Vol21,Issue 2,2012,pp177-192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后,国外学术界(主要是美国学界)从制度经济学领域借用“俱乐部”这个概念以研究自下而上的、小规模的、UNFCCC框架外的国际气候合作模式,并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积累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现有的气候俱乐部研究大多采用博弈论模型和经济理论模型,偏重于俱乐部的机制设计和潜力分析,对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