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未来研究重点
1.4.1 创新点
1.4.2 未来研究重点
第2章 界限模糊的类型化
2.1 类型一:同一概念的解释不一致
2.1.1 “复制发行”解释的不确定性
2.1.2 规避技术措施人罪条款中禁止规避行为的不同界定
2.1.3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解释的滞后性或架空性
2.2 类型二:概念的判断标准争议
2.2.1 “同一种商品”的认定争议
2.2.2 “相同商标”的判断争议
2.3 类型三:附属刑法与《刑法》的分歧
2.3.1 《著作权法》与《刑法》不一致的规定
2.3.2 《商标法》与《刑法》不一致的规定
2.3.3 《专利法》与《刑法》不一致的规定
2.4 .类型四:入罪数额和情节的争议
2.4.1 “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方法存在问题
2.4.2 侵犯商业秘密罪“损失数额”数额的合理性疑问和认定方式的模糊性
2.4.3 对同一商品上多个商标原样假冒的争议
2.4.4 入罪门槛争议——以2007年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和2020年中美贸易协议为例
2.5 类型五:争议的两个面向
2.5.1 知识产权法有争议、刑法无视此争议
2.5.2 知识产权法无争议、刑法有争议
2.6 类型六:立法上将相关行为入罪的正当性考察
2.6.1 违反保密义务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不应人罪
2.6.2 刑法上商标使用功能性缺失可能导致的合法行为人罪化
第3章 确定界限的标准:理论学说、哲学方法和原则
3.1 大陆法系下犯罪化的理论学说及在界分层面上存在的难题
3.1.1 法益侵害说
3.1.2 规范违反说
……
第4章 确立界限的原则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刑法解释方法
第5章 确立界限的原则二:民刑适用规则——以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结合点
第6章 界限标准对界限模糊的类型化的适用
第7章 界限标准对知识产权刑事立法的指引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