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文明视域下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26472
  • 作      者:
    作者:王天雁|责编:党旺旺//马婷婷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天雁,男,1979年10月生,甘肃金塔人,法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02年毕业于甘肃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和2015年先后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得民商法硕士学位和民商法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法、消费者法。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民法基本制度的反思和重构》(合著,2010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专著《消费者立法问题研究:以消费者保护政策为中心》(独著,2015年),在《深圳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四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课题、教育部课题和校级课题六项。教学研究之余为多家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主持的教学改革成果“教研互动型法学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2011年获得西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术论文《民法典编纂中的消费者立法:理念、制度和立法模式》在2016年获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考察了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检视了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并在我国牧区开展了系统的社会调查,探究了传统草原游牧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国情且能实现西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的现实路径,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以期弥补草原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本书认为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草地承包方式和分户经营方式,以及建立在草地家庭承包基础上的草畜平衡管理、禁牧补贴和减畜措施等,本质上是以草地平衡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草地私人产权模式的运用结果,其不但导致草地细碎化经营,割裂草地整体生态系统,违背草地利用规律,而且尤其无法适应具有非平衡生态系统特征的干旱半千旱草地的利用和管理。未来草地承包经营制度立法完善应当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指导,以现代草地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草地利用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参考我国传统游牧文化的合理内涵,发挥现行草地公有制为基础的草地集体所有权和集体使用权的制度优势,建立草地共管制度,依法保障牧民生计,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目标和意义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牧区草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牧区草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
二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三 牧区人民公社化时期
四 改革开放后牧区草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牧区草地经营方式的历史变迁
一 承包制实施前的草地经营方式:定居游牧
二 承包制实施后的草地经营方式:定居定牧
第三节 反思:草地退化与草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相关性
一 草地退化的历史演进
二 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
三 草地承包制与草地退化的相关性
第二章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规范分析:从政策到法律
第一节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体系梳理
一 宪法和法律
二 司法解释
三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四 部门规章和部门规范性文件
五 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地方政府行政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草地承包经营具体法律制度的规范考察
一 草地财产权体系解读
二 草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和消灭
三 草地经营权设立和流转规则解读
四 与生态保护相关的草原利用管理政策和法律制度
第三节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评析
一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体系评析
二 草地承包经营之财产法律制度评析
三 与生态保护相关的草地利用管理法律制度评析
第三章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社会实证分析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
一 调查地点和调查对象
二 调查过程和样本状况
第二节 调查资料分析
一 草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方式
二 草地退化与草地承包方式的认知
三 草地经营方式与草地生态保护的认知
四 草地经营权的流转状况
五 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保障
六 草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的认知
第三节 调查结论及问题分析
一 草地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二 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保障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一 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特征
二 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结构
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要义
第二节 现代草地管理理论与草地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再检讨
一 现代草地管理理论:平衡论和非平衡论及其演变
二 现行草地承包经营和管理制度的内在逻辑分析
三 生态文明视角下草地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再检讨
第五章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改革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草地管理模式更新:生态学的视角
一 草地管理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二 草地管理的共治模式及构建
第二节 草地承包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完善
一 草地承包方式完善:多元自治模式
二 草地经营方式改革:放牧的时空维度
第三节 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重塑
一 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典型类型:试点经验
二 重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考量因素
三 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选择
第六章 生态保护与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 草地承包经营法律体系的完善
二 草地承包经营具体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草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 划区轮牧制度的构建
二 草畜平衡管理和禁牧休牧制度的完善
三 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立法构建
结语
附录一 条文建议稿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分省调研数据汇总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