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法律评注可以大幅度提高解决法律问题的效率,也可以促进司法、学术与法学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在这一意义上,即便道路艰辛,仍然值得摸索。
从全球视角来看,各国对于评注的研究实际上都才刚刚起步,对于意欲开发评注的中国法学界,《法律评注:国际视角的比较》一书全景式介绍各国法律评注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透视各国立法、司法与法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堪称各国“民法小传”合集,可以让中国法律人能看清楚今天我们站在何处,前行的路上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最终实现我们的愿景。
评注:流动的法学风景
(代译序)
刘青文
一
2021年暑假,朱庆育老师告诉我和杨阳老师,德国出版了一本叫《法律评注:国际视角的比较》的书,介绍了主要国家的评注状况;任教于德国弗莱堡大学的卜元石老师向他推荐了此书,还写了书评(后来发表于《南大法学》2022年第1期)。朱老师想把该书引进到国内,让我问问本院有留德背景的老师有没有意愿一起翻译。
朱老师把元石这篇尚未定稿的书评发给我,在大致了解了全书的概貌后,我们很快商定了将其中部分篇什翻译成中文的出版设想。原书共有19篇文章,主要涉及评注的发展史和欧盟私法评注及跨国法评注研究。经过考虑,我们选择了其中1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被略去的7个篇目所涉及的主题分别是:拉丁美洲、波兰、俄罗斯、加拿大、南非、以色列的法律评注以及国际法中的法律评注。相对而言,它们和我国法学界当下评注实践的关联度可能要小一些。对这些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留意两位主编凯斯特勒-兰帕特尔和齐默尔曼的首尾两篇文章,因为它们都涉及对全书内容的概述;尤其是齐默尔曼的文章,一定程度上对这7个主题也有比较精到的阐述。
我们很快组建了包括中德所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翻译团队,并进行了分工。朱老师请我和杨阳承担翻译组织工作,译校由我负责,杨阳则主要负责联系版权授权事宜。
南京那年的秋天异常闷热,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国庆节假期我还吹着电风扇。那几天正是我认领的尼尔斯·扬森教授的文章翻译即将完稿的时候。
节后,朱老师问翻译进度如何,并表示最好有一两篇先发表出来,对其他译者也是个激励。因为全书的版权授权事宜尚未解决,为了得到文章授权,我便给尼尔斯·扬森教授亲自写了一封邮件,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告诉他我们中德所几位有留德背景的老师想把这本书译介到中国,我正好翻译他的文章,能否请他单独授权给我。扬森教授第二天就给我回了邮件,说全书的授权还是要联系出版社,至于他本人的文章,我完全可以做任何学术上的使用,包括翻译发表。后来,我的译文顺利发表在了《南大法学》2022年第1期。
在给扬森教授的邮件中,我告诉他,2019年,我所在的南京大学就专门成立了法典评注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的朱庆育教授召集了70多名学者在集体撰写这部全中国体量最大的《中国民法典评注》。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别国的经验,还要尽可能避免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关注评注国别史的扬森教授,或许对未来的中国民法典评注多少也有几分期许吧,他很快就回复了我的邮件,并帮助我们与德方出版社牵线搭桥,12篇文章的翻译出版授权得到顺利解决。3位主编还主动放弃了他们应得的版税,以表支持,令人感动。
二
什么是评注?
按照书中的观点,只要一种文本在结构上依附于另外一个文本并对其做出连续性的注释,就可称之为评注。而被依附的这个文本就是被评注的文本,也称为参照文本(Referenztext)。按照这个定义,评注文本和评注实践自罗马法以来就一直生生不息,存在于欧洲私法史中,只不过,最初叫“注释”“阐释”或“释义”。“评注”一词译自德语词“Kommentar”,而“Kommentar”即是由中世纪释义法学的“Glosse”演变而来。伴随这一变化的,是法学者(Jurist)从释义法学家(Glossatoren)到评注法学家(Kommentatoren)的蜕变。
不过,这个蜕变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注释法学阶段,由于民族国家的概念尚未真正形成,欧陆国家的法典化浪潮亦未到来,因此注释法学的参照文本多为经典的法学著作或者只是针对法律制度、潘德克顿法学等概念展开。这给了概念法学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历史法学派作为其重要推手,认为评注——尽管其名称上已从“注释”演化为“评注”,但仍不具备现代评注的实质要义——并不是最切合当下的法学文献形式,那些重新厘定的概念和原则才是法学重新出发的起点。
现代法律评注的真正发端和欧陆各国的法典化运动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这些法律评注发达的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而现代法律评注的实质要义,在于它促成了法学学术与司法实践的交流,评注文本也由此成为这种交流乃至融合的主导媒介。某种程度上,评注使我们对法律的理解挣脱了文本和法条的桎梏,并为我们将现行法理解为制定法与判例法相融合的产物作出了贡献。由于司法实践藉由裁判文书反映了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与成文法的一成不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唯有通过评注对法条原文、裁判文书并结合法学理论的比对研究,我们方能看见呆板的法律在生活中的生动样貌和内在肌理——因而“当前性”是评注必不可少的重要特质,这也是各国法律评注需要不断修订再版的原因——无论裁判文书还是学术论文,只要出现了新的动向,就应该在与其对应的法条的评注中得到反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评注是“流动的法学风景”。
我们为什么需要评注?
评注只是众多法学文献形式的一种。对大多数中国法律学人来说,我们熟悉的法学文献形式首先是教科书和期刊论文,然后是法律汇编、学术专著。在新法颁布的时候,各种释义书以及有关立法背景的资料汇编也会畅销一时。最近几年,有关案例评析的书则开始走俏。这些市场变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法学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上的悄然转型。案例指导制度的出台,学术期刊对案例评析的重视,都在呼唤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对话与融通。中国民法典的颁布和生效,标志着法解释学时代的来临,而评注恰恰是与法解释学最为契合的文献形式。如同法律评注在德国的第二次繁荣与私法的法典化密不可分,中国民法典的颁行,对致力于推动评注实践的中国法律人而言,也有着发令枪般的象征意义。
相对于其他法学文献形式,评注承载了非常多的功能,或许亦凝聚了法律人绵亘百多年的历史厚望。在凯斯特勒-兰帕特尔那本获得“恩斯特·拉贝尔奖”并赢得广泛赞誉的博士论文《评注的世界:法律评注在历史与当代的结构、功能与价值》中,他将这些功能概括为阐释之书、知识储备器、知识过滤器、知识组织者、架构知识者、法学精密仪器制作人、搭桥者、稳定器、批判者和创新者……虽然不是每一部评注都能同时实现这些功能,但即便只是其中的若干项,都已经足以使其在与其他法学文献的竞逐中脱颖而出。
通过这本堪称各国“民法小传”的文集,我们可以发现,评注的这些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戏份”各不相同:最初可能只是阐释文本,储蓄知识;而在阐释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知又需要和旧的知识重新组合,完成自我裂变,于是“组织”和“架构”的功能应运而生……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体现了评注强大的自我繁衍、自我更新的能力。而在所有这些功能中,最重要的,是促进学术与实务交流的媒介功能。
对于现今的中国法学来说,这可能也是最急迫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始终在隔空喊话的尴尬到了急需“破局”的时候。现代法律评注的一项任务是,既要和应用相关,又要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如此才能将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
通过比较世界各国的评注发展简史,我们也能感受到评注在一国获得成功所可能面对的诸多不确定性。评注的所有功能,恐怕都不是在技术上、在质量上让评注做到完美就可以实现的,可能还需要附加许多的外部条件或者隐形条件。正如西班牙评注发展史所揭示的,评注在西班牙可谓成败参半,其不成功之缘由,不是因为评注本身的技术或者质量问题,而是其病根早已深埋在西班牙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以及西班牙的大学结构里,尽管它有悠久的评注传统,还深受注释法学派和德国法学学说的影响。或许这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的。
诚如本书其中一篇文章在比较不同文献类型提到“文集”时所言:“文集”这种文献形式特别适合用来讨论变化中的法律领域——每篇论文都从不同的视角来观照同一主题。这和参照文本必需固化的评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集基于作者的数量及其知识背景的不同,能够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因为在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承担了资料汇编、过滤筛选和归类整理的功能。这些任务完全可以按照作者个人的标准来完成,他们的主观感受力因而可以得到更个人化的展现,而不必像评注那样需要做多方权衡。对于一个发展中的法律领域(评注)来说,不受牵绊的不同观点相互并存,有风险但也是机遇——这也正是我们愿意把这本文集呈现给国内读者的原因所在——尤其是那些令人尊敬的笔耕在中国民法典评注的田间地头的同行们,我相信你们一定能从本书的字里行间品读出我们所不能想象的更多启迪。
三
最后,想说些感谢的话。
感谢每一位参与到项目中来的译者,你们的辛勤付出是这本译文集得以成书出版的基础。参与项目的译者都是以德语、英语为主要工作外语的,但原书除了这两种语言,还涉及了大量的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拉丁语等欧洲语言,他们通过寻求各种帮助解决了这些语种的专业名词的汉译,实属不易。
感谢朱庆育老师的信任,让我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中国民法典的评注事业略尽绵薄之力。感谢南京大学法典评注研究基金和南京大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推进计划资金对本书翻译和出版的资助。就在本书统稿的过程中,传来好消息:朱老师主持的“我国民法评注编纂重大问题研究”获得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本译文集有幸作为其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在翻译、校对和统稿的过程中,得到不少师友的无私帮助,尤其感谢弗莱堡大学法律系卜元石教授、苏州大学法学院娄爱华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张伟劼副教授、中德所卸任德方副所长雷博海博士(Dr.Peter Leibküchler)和好友赵洪阳先生的答疑解惑。感谢译者之一、南大法学院博士生杨思佳在德国交流期间为查找外文资料所提供的帮助。
感谢尼尔斯·扬森教授为我们联系版权牵线搭桥,并对原书三位主编放弃版税的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谢我的同事、中德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阳老师为联系版权所付出的努力。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评注文化诸问题概要———导论及历史性演进
评注的勃兴与教科书的式微——对20 世纪德国法学文献形式的15 项观察
法国法中的法律评注:猛犸会重现生机吗?
意大利民法典评注:历史、结构与功能
蓝天使和绿色系列——评注在荷兰私法出版文化中的角色
民法视角下的西班牙法律评注——一种模式的得与失
法律评注在日本的发展与价值——作为法学思维方式映射的文献形式
法律评注在英国——同形异义抑或同气相求?
美国的法律“评注”:劳动分工
欧洲私法中的评注——文献形式的继受
跨国私法的评注:国家法模式去国家化的边界
私法评注之国际比较——传播、差异及亲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