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待研问题
一、研究综述
二、待研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思路安排
第一章 作为政府规制创新的信用规制
第一节 信用规制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信用规制的内涵界定
二、信用规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辨析
三、信用规制与传统政府规制的关系辨析
第二节 信用规制的现实必要性
一、信用失范的表现
二、规制失灵的表现
第三节 信用规制的内在必然性
一、信用信息公共性的证成
二、信用信息公共性的实现
第四节 信用规制的多学科理据
一、经济学理据:信用规制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
二、政治学理据:信用规制是一种国家能力建设
三、哲学理据:信用规制是福柯意义下的治理术
四、法学理据:信用规制蕴含信息权利保障价值
第二章 信用规制的制度实践及其合法性问题
第一节 信用规制的立法与政策检视
一、信用规制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二、信用规制的地方立法与政策分析
第二节 信用规制的制度与基本逻辑
一、信用规制的制度构成
二、信用规制的制度逻辑
第三节 信用规制的实践现状考察:以信用黑名单为例
一、信用黑名单的制度内涵
二、信用黑名单的立法与政策
三、信用黑名单的法律性质
四、信用黑名单的制度运行
第四节 信用规制面临的合法性问题
一、信用规制的合法性要求与分析框架
二、信用规制立法的问题:违反法律保留原则与法律明确性原则
三、信用规制措施的问题:违反比例原则和不当联结禁止原则
四、信用规制程序的问题:不符合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五、信用规制结果的问题:公民权利保护不足
第三章 信用规制法治化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信用规制法治化的科学内涵
一、法治的基本内涵
二、法治化的基本内涵
三、信用规制的法治化
第二节 域外信用规制法治化的经验借鉴
一、域外信用规制的前提条件:信用评级与信用报告
二、城外信用规制的实践现状:基于信用的规制
三、域外信用规制的监督保障:对信用进行规制
四、中外信用规制的比较分析:参考与借鉴
第三节 信用规制法治化的目标设定
一、权利保护:信用规制法治化的基础目标
二、良法善治:信用规制法治化的根本目标
第四节 信用规制法治化的认知模式
一、管理论视角下信用规制法治化的弊端
二、控权论视角下信用规制法治化的不足
三、平衡论视角下信用规制法治化的优势
第五节 信用规制法治化的基本框架
一、行政行为形式理论下的信用规制法治化路径
二、以行政过程理论建构信用规制法治化框架
第四章 信用规制立法的法理基础与规范建构
第一节 信用规制立法的背景与意义
一、信用规制立法的背景
二、信用规制立法的意义
第二节 信用规制的立法理念与基本原则
一、信用规制的立法理念
二、信用规制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信用规制的立法模式和框架设计
一、我国信用规制的立法模式选择
二、我国信用规制立法框架的总体设计
第四节 信用规制立法的核心内容:信用信息保护与利用
一、信用信息内涵的重新界定
二、信用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
三、信用主体享有的主要权利
第五章 信用规制措施的目标设定与执行机制
第一节 信用规制措施的执行过程与目标
一、信用规制措施的过程分解:设计、选择与实施
二、信用规制措施的设计:最佳性
三、信用规制措施的选择:匹配性
四、信用规制措施的实施:有效性
第二节 信用规制措施的设计:运用规制影响评估
一、规制影响评估的概念、逻辑与目标
二、规制影响评估的基本框架
三、规制影响评估在信用规制中的运用
第三节 信用规制措施的选择:迈向回应性规制
一、规制措施的选择:“行为洞察力”的启示
二、回应性规制的基本内容:“针锋相对”的方法
三、回应性规制下信用规制措施的类型化与选择模型
第四节 信用规制措施的实施:采用整体遵守模型
一、规制遵守的理论阐释:客观主义和解释主义
二、规制遵守的影响因素:动机、能力、检查和环境
三、促进信用规制中的规制遵守:整体遵守模型
第六章 信用规制程序的价值基础与制度完善
第一节 信用规制程序的基础:程序正义
一、程序正义的理论阐释
二、程序正义与规制遵守之间的关系
三、程序正义下信用规制程序的功能
第二节 信用规制程序的内容:正当法律程序
一、正当法律程序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
二、程序性正当程序的基本要素
三、程序性正当程序的衡量标准
四、信用规制程序中的正当程序制度
第三节 信用规制程序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