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与企业合规都是由司法实践改革试点引发的巨大论理热点,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两大改革,这两项改革将对我国刑事司法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巨大影响。作为新生事物,理论上的争议问题纷繁复杂,实践中的操作难题层出不穷。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坚持理论与实践、实体与程序深度融合的“第三条道路”研究方法,一如既往地秉承务实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全面展示这两项重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既全景式呈现实践操作方法,甚至连文书模板都进行了设计,让实务人员“拿来就能用”;又以实践视角阐释背后的理论原理,对100余个争点都进行回应,供理论界研究评议,也努力让实务人员“知其然并知所以然”。
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要把“认罪认罚”与“企业合规”并置在一起呢?这是因为二者确实存在难分难舍的“奇妙的缘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为企业合规试点做了铺垫,也奠定了基础,二者承前启后,这两项来自实践的改革试点“承前启后”“相辅相成”。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认罪、承认犯罪事实都是合规不起诉、合规从宽的基本条件。我国正在推进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最*检相关文件同样将“认罪认罚”作为企业合规启动的前提条件。理论上,认罪认罚从宽与企业合规刑事模式均系二元对立向合作变迁中的一环,都是合作型刑事司法模式,二者在理论基础上具有同源性,在制度基础上具有同一性。除概论和附录外,本书分上下两篇共计二十章,上篇为“认罪认罚”,内容包括认罪认罚从宽中的“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解,适用条件,如何进行程序和文书简化,证据规则,精准量刑建议的争议及量刑测算方法,认罪认罚与坦白自首的关系,被告人的反悔权与检察机关的抗诉权,检察官、法官、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职能争议及角色定位等。下篇“企业合规”,内容包括企业合规的术语及内涵(合规不是合法经营这么简单)、“放过企业还是放过责任人”、合规不起诉的适用、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的步骤与方法、合规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企业合规的监管方法、合规有效性评估标准及方法等。
为便于查找和使用,作者贴心制作了百问百答索引作为附件,一百个问题后注明答案所
在页码,触手可及。例如,法官是否可以在审判阶段直接与被告人协商量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称“断片”“不记得”是否影响认罪的认定?被害人不谅解就不能适用速裁程序吗?认罪认罚案件检察环节的文书如何简化?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侵犯审判权还是优化审判权?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的关系如何把握?起点刑与基准刑是何关系?量刑测算表如何使用?认罪认罚抗诉与上诉不加刑的关系如何理解?企业合规、合规计划、刑事合规、行政合规是何关系? “放过企业”还是“放过责任人”?企业合规、涉案企业合规与检察建议式合规有何不同?企业的纳税等情况是否适用企业合规的条件?被害人(单位)谅解是否适用企业合规的条件?合规承诺书如何撰写?合规建议书如何撰写?如何设计一个合规计划?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级?如何编制合规管理手册、员工手册?合规有效性评估验收的标准如何把握?合规监管考察期间发生不当违法犯罪行为如何处理?如何设计合规有效性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如何撰写评估报告?法官在我国企业合规中的职能定位如何?律师在企业合规中的角色定位如何?等等。
本书既适宜检察官、律师、法官实务操作使用,也适宜于企业合规师及法务、第三方监管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学术界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