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论/知识产权法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5817
  • 作      者:
    作者:王艳芳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取向是本书研究的重心和中心。本书将其归纳为自由、效率与公平,并对其深刻内涵及三位一体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公平、自由和效率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整价值取向。 其中,公平是本位性价值,如非为了追求公平,反不正当竞争法即无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制度也都是围绕公平而设计的。市场竞争的基调是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是原则,不正当竞争属于竞争自由的例外。自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限定性价值,即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适当限制竞争自由而生,是对于竞争自由的直接限制,但对于竞争自由的限制本身依然是有限度和受限制的,限制不正当竞争范围的基准恰是竞争自由,即出于最大限度地维护竞争自由的需要,不允许以公平的名义将太多的竞争行为纳入不正当竞争。效率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功利性目标价值,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所以干预竞争,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效率。 公平、自由与效率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整的价值体系。忽视自由和效率,竞争公平即无法实现,不仅丧失参照物和逻辑前提,而且缺失衡量标准。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当前研究状况
一、功能定位
二、规制范围
三、竞争属性
四、价值取向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取向的问题
第一节 价值取向的地位
一、价值观
二、价值取向
第二节 价值词源内涵
一、公平价值的由来
二、深层考量的疑问
第三节 价值取向的误读
一、价值取向聚焦于公平
二、判断标准泛道德化
三、一般条款过宽适用
四、与专门法的关系
五、动态抑或静态的竞争观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价值取向比较
第一节 概述
一、价值取向一体两翼
二、价值取向各有侧重
第二节 词源考量与价值取向模式
一、词源差异
二、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INS案与两种价值取向
一、INS案的裁判
二、未成主流的INS案裁判规则
第四节 侧重于自由和效率的价值取向
一、贸易自由、竞争自由与公平竞争
二、慎重干预市场竞争的法律实践
第五节 社会和谐的公平价值取向
一、社会和谐的要义
二、实证分析
第六节 两种价值取向模式评析
一、观念上的差异
二、行动上的差异
(一)关于欺骗消费者问题
(二)关于利用或者贬损产品形象问题
(三)关于逼真模仿
第七节 社会和谐向自由效率转变
一、转变的过程及其表现
二、转变的原因
(一)竞争社会
(二)政府干预的变化
(三)公平与效率并非对立
三、价值取向与义利观
(一)“义”与社会和谐
(二)“利”与市场自由和效率
第三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由、公平与效率的三元价值取向
一、一元价值取向的问题
(一)一元价值取向
(二)忽视其他价值取向之不足
二、公平价值的本位性
三、自由价值的基础性
(一)竞争自由的基本定位
(二)限制与维护自由的悖论
(三)自由竞争是效率的灵魂
四、效率价值的经济性
第二节 我国立法价值取向定位
一、立法与修法的价值取向
(一)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2017年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2017年修订法律中价值关系的协调
(一)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
(二)重视实质性维护竞争自由
(三)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保持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各自空间
第三节 价值取向的制度构造
一、价值取向的宏观制度
二、价值取向的中观微观制度
(一)原则
(二)正当性判断标准
(三)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四)列举性规定与总则条款
(五)列举性规定与价值取向
(六)不正当竞争的经济伦理
第四章 有限补充保护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补充保护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知识产权保护功能
二、补充保护之比较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保护
四、补充保护的新动态
五、补充保护与知识产权法定原则
第二节 从兜底保护到有限补充保护
一、兜底保护功能
二、有限的补充保护
第三节 限制补充保护的度
一、不抵触原则
(一)《大闹天宫》案
(二)《傅雷家书》案
(三)电子媒介亚洲公司案
二、另立保护根据原则
三、限制补充保护的原则
四、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优先性原则
五、“合法权益”非专有权原则
第四节 自由价值取向与模仿自由
一、市场成果的自由利用
二、模仿自由:竞争自由的集中体现
三、模仿自由的尺度
四、避免商业道德的泛化
第五章 价值取向与判断标准
第一节 世俗道德与商业伦理
一、经济与伦理的结合体
二、价值与标准的比较分析
三、我国司法实践态度的典型案件
四、竞争行为正当性认定的商业伦理标准
第二节 由判断到创制的商业伦理
一、由判断到创制的立法变化
二、公认的商业道德
第六章 价值取向与一般条款
第一节 价值取向下的一般条款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
二、价值取向的限定和指导
第二节 价值取向与法益保护格局的变化
一、国际的发展变化
二、我国立法上的变化
三、价值取向与具体的利益平衡
(一)判断元素中价值取向基础
(二)不被扭曲的市场秩序
(三)消费者利益
第三节 保护竞争秩序而不是竞争者
一、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竞争者
二、竞争性损害和法益
三、一般条款适用的谦抑
第七章 价值取向与动态性竞争
第一节 市场竞争的形态
一、静态竞争与动态竞争
二、市场竞争与动态利益协调
三、市场竞争与动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