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沙土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尼罗河的古物,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想象力的灵感源泉。在此源远流长的历史基础上逐渐形成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
而19世纪至20世纪初埃及学鼎盛时期,这一复杂年代见证了埃及所有伟大的发现,促使西方反复出现“埃及热”。这个学术研究与探险故事的黄金时代齐整地以两个划时代的事件为始终: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后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前者提供了解开法老文明之谜的钥匙,引发西方不顾一切寻找更多文物,与埃及密集接触;后者展现了法老文明的繁荣和复杂,为西方在埃及的主导地位敲响了丧钟。
《黄沙下的世界》从学科角度出发做了一次学术史的回顾,同时加入了欧洲近代史、地缘竞争和政治博弈的视角,是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时代背景的一次全方位复原。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详述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被欧洲殖民侵略与身处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埃及,为我们呈现了自拿破仑远征埃及到1922年近120年间埃及学形成发展的过程,在呈现学者个人命运与大时代交织的迷人的复杂性的同时,突显出欧洲知识体系对埃及学的主导和贡献。从欧洲知识界对待古埃及文明的态度的转变——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智慧的源头,到《圣经》和古典文献框架中的异类,再到与古罗马帝国共享荣光的文明——可以看出,埃及学正逐渐帮助我们看清一个真实的古埃及世界。
120年间,抱着不同目的在埃及土地上工作的欧洲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埃及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他们的形象在作者笔下各具特色,有不择手段的文物商、挑战新奇事物的探险家、投身学问的学者、老谋深算的外交官、对古迹不感兴趣的疗养者,还有执迷欧化的埃及统治者。无论他们动机如何,终归通过他们一个世纪的冒险和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埋藏在黄沙下失落的世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