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字追凶(运用司法语言学破案)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30951
  • 作      者:
    作者:(英)约翰·奥尔森|责编:徐音|译者:张纯辉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庭科学领域全面系统地运用实际案例介绍司法语言学相关问题的译著,包括什么是司法语言学、著作权研究、个人及语言的使用、差异、作者比较、法庭上的证据、非作者比较的案件、作者分析、抄袭、语言的真实性、法庭文本的类型、司法语音学、司法转录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大量国外司法领域中的实际案例重点阐述了语言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司法语言学在刑事案件侦查和法庭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和帮助,讲解了语言学家如何深入文字背后,分析各种线索,如何发现看似自杀案件背后真正的凶手,如何让陪审团最终裁定只肯承认过失杀人的罪犯为谋杀罪,如何结合语言学和语音证据让罪犯认罪,如何发现写作风格的转变从而鉴别是否抄袭等等。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 奥尔森教授是英国知名司法语言学家,美国内布拉斯加卫斯理大学兼职教授,在线教授司法语言学。他也是塞尔维亚诺维帕扎尔国际大学的客座司法语言学教授,每年开设司法语言学的暑期课程,同时是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语言和法律中心的理事会成员及客座教授。他协助法律界和警界工作多年,主要为案件的调查和法庭诉讼提供语言学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其独特的鉴定理论曾在美国的法庭审理中多次被运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庭科学领域运用实际案例介绍司法语言学相关问题的译著。阅读这二十多个犯罪纪实故事,了解语言学家如何深入文字背后,分析各种线索,如何发现看似自杀案件背后真正的凶手,如何让陪审团最终裁定只肯承认过失杀人的罪犯为谋杀罪,如何结合语言学和语音证据让罪犯认罪,如何发现写作风格的转变从而鉴别是否抄袭等。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中所突显的语言的创造性和语言学领域的广阔性令人瞩目。——《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奥尔森以富有洞见的文字和极具可读性的叙述,从技术实践的层面,为读者呈现了外国语言学家的职责和工作。——《法律符号学国际期刊》


展开
精彩书摘

2005年的一个夏夜,40岁的朱莉?特纳在约克郡失踪。她是一名迷人的女性,有两个孩子,住在谢菲尔德。6月7日(星期二)下午6点左右,她离开家,和交往了四年的霍华德?西莫森一起去购物。她离开家时,她丈夫达伦知道她要去找西莫森。朱莉并不刻意隐藏她和西莫森的关系,邻居们经常在西莫森接送她的时候看到他的奔驰车停在附近。这一对儿甚至还一起接过孩子放学。


西莫森住在德比郡克雷斯韦尔,在谢菲尔德以南20英里。那天晚上11点,朱莉还没有回来,达伦越来越担心。他决定开车去西莫森家里看看。奔驰车停在外面,但房子里一片黑暗,没有西莫森的踪影。达伦沮丧地开车回家。四个小时后,周三凌晨3点22分,他终于向警方报告了朱莉失踪的事。警方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调查,联系了家庭成员,但仍然没有找到朱莉的踪迹。


第二天下午,达伦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内容如下:


Stopping at jills, back later need to sort my head out


【译文】


在吉尔家,晚点回去我得整理思绪


达伦看不懂这段文字,因为他不认识叫吉尔的人,朱莉从来不用手机发短信,他也不认识发这条短信的手机号码。除此之外,他知道朱莉向来很关心孩子,总是要先告诉他们她要去哪里,然后才会离开。


当晚,达伦在几位家人的陪同下又去了克雷斯韦尔。西莫森家着火了,有两个人在说话。西莫森有点不屑一顾,达伦离开克雷斯韦尔的时候依然不知道朱莉的下落。第二天,达伦收到了另一条手机短信:


Tell kids not to worry. sorting my life out. be in touch to get some things


【译文】


告诉孩子们不要担心。整理我的生活。保持联系需要拿一些东西


第二天下午2点左右,警察来到了西莫森在切斯特菲尔德的办公室。他不在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打了他的手机。西莫森对那位工作人员说,他大概会在半小时后回到办公室。


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又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还要多久,西莫森解释说他遇上道路施工,被耽搁了。下午3点半左右,他开着一辆福特Ranger皮卡回来了。


警察从他那里获得了很多线索。他非常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认为朱莉应该离开达伦,和他一起生活。警察要求他上交手机。他其实有两部手机——一部专门用来与朱莉联系,另一部用于他的业务。


前一天晚上,他的其中一部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显然是朱莉发来的:


Sucker. im stopping at my friends. guess who. why do you think i wanted to rush back. dont bother looking for me.


【译文】


笨蛋。我在朋友家。猜猜是谁。你以为我为什么急着回去。别找我了。


这些手机短信没什么可看的。在涉及手写文本或输出文本的案件中,我们通常处理的不是手机短信,而是十几封信,每封长达几百个字。即使是这种规模的文本,处理起来也并不总是很容易,而且经常会有语言学家抱怨“文本规模”是鉴定工作的阻碍因素。然而,与目前的情况相比,十几封信的文本规模可谓奢侈。


但这些文本间依然存在着几点相似之处。这几条手机短信有一个有趣的特征,用句号代替逗号:“笨蛋。我在朋友家。”这种情况下,“笨蛋”一词后面应该使用逗号而不是句号。


与此同时,警方在西莫森家中发现了一封他本人写的长达五页的信。警方扣押了这封信。信件没有指明收信人。信中提到他想从一个叫“迈克”的人那里买一把枪。从信中可以看出,西莫森打算杀掉朱莉,然后自杀。


和上面的短信文本一样,信中也有几处把句号用作逗号的例子:


Well. a week on Since my first letter of disaster


Oh god what a tangle. but she is not getting away with my life


【译文】


好吧。距离我第一封糟糕的信已经过去一周了


我的天真是一团乱麻。但我不会放过她的


然而,就其本身而言,这一发现对调查的进展几乎没有帮助,因为没有办法考察人们把句号用作逗号的频率。我只能说这种现象似乎很罕见,但我不知道它罕见到什么程度。


这几条手机短信没有其他值得研究的内容。不过,我对“整理”这个词很感兴趣,比如下列这两条短信:


Stopping at jills, back later need to sort my head out


Tell kids not to worry. sorting my life out. be in touch to get some things


【译文】


在吉尔家,晚点回去我得整理思绪


告诉孩子们不要担心。整理我的生活。保持联系需要拿一些东西


我向警察要了一份讯问录音,仔细听了几个小时。收获甚微。就在我要关掉录音,准备收工的时候,我听到一名警官问起西莫森和朱莉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人似乎都有同居的意向,为什么没有住在一起呢。西莫森是这样回答的:


She was on heavy medication and she said when she’d got her head sorted out and sorted her life out then it would happen.


【译文】


她当时正在服用大量药物,她说要整理思绪,整理生活,然后再一起住。


我十分震惊,反复播放了这一段,确认自己真的听到了那些话:“head sorted out(整理思绪) ... sorted her life out(整理生活)”。“sorting one’s head out”和“sorting one’s life out”这两个短语其实很少见,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糟糕或困难,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把它“整理”清楚。诚然,“整理东西”或“理清楚一切”这种表达并不少见,但“整理”某人的生活,“整理”某人的思绪,这种表达要罕见得多。当时,我在一个体量为1亿个词的语料库(一种语言集合体)中,只找到了一个“整理我的生活”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是“整理好他的生活”。我没有找到“整理好我的生活”或“整理他/她的生活”,也没有“整理某人的思绪”这种表达。谷歌的搜索结果中,有23000个“sort my life out(整理我的生活)”、600个“sort my head out(整理我的思绪)”,由此可以看出,“整理思绪”这种表达极为罕见。


更罕见的是,这两个表达同时出现在一个文本中,“sorting out one’s life and one’s head(整理某人的生活和思绪)”。谷歌的搜索结果中只出现了17次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了。另一个有趣的点也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顺序:较早的那条手机短信提及了整理思绪,较晚的那条提及了整理生活。这和讯问录音中的顺序一致:“整理思绪和生活”。因此,讯问与(分开发送的)短信不仅包含两个相同的要素,而且要素的顺序也是相同的。


展开
目录

引言//00



第一部分



1. 油桶藏尸案//00


2.  骑行客谋杀案//0


3.  海洛因偷运进监狱//0


4.  《达·芬奇密码》涉嫌剽窃?//0


5.  日记现端倪//0


6.  球棒威胁//0


7.  知名律师化身控制狂?//0



第二部分


8. 谋杀还是自杀?//0


9.  珍妮经历了什么?//0


10.  医疗信息造假案//0


11.  代码策略:囚徒困境//0


12.  卢旺达种族灭绝//0


13.  热带地区的死亡威胁//


14.  由“专业人士”提出的不实指控//


15. 死刑犯//



第三部分


16.  一场被“句号”戳穿的谋杀案//


17.  一个乏味的恋童癖//


18. 检察官备忘录导致裁定结果为滥用程序//


19.  匿名信//


20.  寻找寄信人//


21.  是欧尼还是罗尼?//


22.  证人说……但是他说的有用吗?//


23.  人口贩卖和创伤语言//


词汇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