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庭科学改革(保护无辜者)(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763961
  • 作      者:
    作者:(美)温迪·J.科恩//C.迈克尔·鲍尔斯|责编:许睿//朱颖超|译者:罗亚平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 1.温迪·J.科恩,儿童庇护保护所成员。曾任加利福尼亚州无辜计划的成员。2.C.迈克尔·鲍尔斯,南加州大学奥斯特罗牙科学院临床副教授,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县法医。


译者:罗亚平,河南郑州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物证技术博士。主要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理论、犯罪现场勘验及物证鉴定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阐述了法庭科学由引发错案到为无辜者平冤的角色转换,为广大法律从业人员提供了国外因各种法庭科学证据而出现错案的分析与总结。法庭科学证据,看似案件中的一环,但证据问题事关案件全局,它涉及多学科知识以及专家、警方、检方、法官和律师等多种角色,毫厘差池将导致案件结论谬之千里。专门性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专家的专业知识,但背后又包含了专门性问题的真实性、专业知识的可靠性和解决方案的合理使用等问题。因此,书中的错案虽然源于不同门类的法庭科学证据,但错误之根本其实在于:“证据科学本身并不可靠”和“科学证据虽然可靠,但是人的解读不可靠”。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弹头铅成分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詹姆斯·奥托·埃尔哈特案
  一、案情简介
  二、弹头铅成分分析面临的质疑
  三、证据的充分性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精准的测量,错误的推论:弹头铅成分分析
  一、引言
  二、FBI早期的检验假设
   (一)假设一的阐释
   (二)假设二、三的阐释
1.什么是供应链
2.弹头生产工艺流程
3.交易与流通
  三、检验与鉴定
   (一)最简单的部分:分析
   (二)“匹配”与链接法
   (三)证词中的疑问——复合问题的证明与解释
   (四)弹头铅成分分析现状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毛发的显微检验
 第一节 案例研究:科林·坎贝尔·罗斯案和詹姆斯·德里斯克尔案
  一、科林·坎贝尔·罗斯案件
  二、詹姆斯·德里斯克尔案件
  三、关键技术问题:巧合匹配概率的大小未知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毛发显微比对技术
  一、毛发证据存在的问题
  二、毛发检验的起源
  三、来源归属问题
  四、毛发检验鉴定
   (一)毛发的概念及作用
   (二)毛发的显微结构
   (三)如何辨别人毛和动物毛
   (四)能否判断毛发来源身体哪个部位
   (五)能否通过毛发推断种族
   (六)毛发的生长阶段
   (七)病变、受损或被处理过的毛发
   (八)毛发显微比对的内容
   (九)毛发检验的准确度
  五、毛发证词
   (一)证词
   (二)司法部的毛发证词审查
  六、毛发检验的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纵火案
 第一节 案例研究:卡梅伦·托德·威林厄姆案
  一、案情简介
   (一)火灾经过
   (二)火灾调查
   (三)审判过程
   (四)定罪后
  二、定案依据
   (一)火灾和纵火调查
   (二)基于经验的专业知识培训
   (三)过时的纵火指征和第三方证据
   (四)法外因素的影响
   (五)确认偏差
   (六)根本争议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正视不准确的火灾原因判定
  一、资质的缺乏
  二、无效的方法
  三、火源测定的有效性
  四、火灾物证的常见误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婴儿摇晃综合征
 第一节 案例研究:肯·马什案
  一、案情简介
  二、定罪后上诉
  三、诉讼导向的科学研究
  四、无罪推定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婴儿摇晃综合征及虐待性头外伤
  一、概述
  二、虐童研究发展进程
   (一)婴儿摇晃综合征之前的虐童研究
   (二)1972年以来摇晃假说的发展进程
   (三)婴儿摇晃假说面临的挑战
1.生物力学研究
2.解剖学和病理学研究
   (四)格迪斯和2005年的上诉法庭
  三、摇晃假说的支持证据
   (一)三联征的起落浮沉
   (二)元分析
  四、三联征将何去何从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咬痕证据
 第一节 案例研究:雷·克朗案
  一、案情简介
  二、定罪经过
   (一)审讯过程
   (二)逮捕经过
   (三)初审
   (四)证据:覆盖在咬痕上的雷·克朗牙齿模型
   (五)上诉
   (六)二审
  三、新的DNA证据
  四、结论
 第二节 咬痕证据
  一、咬痕证据的兴衰
  二、威廉·理查兹案
  三、帕梅拉手上咬痕的尸检照片
  四、关于咬痕鉴定的综合性评述
   (一)咬痕分析的可靠性尚未证实
1.科学从未证明牙列是独一无二的
2.即使牙列是独一无二的,人体皮肤也无法准确记录牙列的特征
3.法医牙科专家无法准确地将牙列与咬痕联系起来
4.牙列特征与咬痕即使“匹配”,也不具备关联证明价值
   (二)咬痕证据的高错误率
   (三)咬痕导致的多起司法误判
1.史蒂芬·马克·钱尼案
2.咬痕证据导致的多起错误定罪
3.得克萨斯州的错案:卡文·华盛顿案和乔·西尼·威廉姆斯案
   (四)委员会介入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尾注
第六章 枪弹痕迹检验
 第一节 案例研究:安东尼·辛顿案
  一、案情简介
  二、案件审理
  三、定罪后程序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枪弹痕迹检验证据新观察:从近期的质疑、调查及案例的角度
  一、引言
  二、枪弹痕迹检验的发展历程
  三、有关枪弹痕迹检验的近期质疑和研究
   (一)近期质疑
   (二)相关研究近况
  四、2005~2015年,司法部门对枪弹证据的质疑作出回应而引起的新讨论及相关问题
   (一)申诉的理由
   (二)对申诉者的司法回应
1.法庭明确对枪弹痕迹检验人员做出规定限制的案例
2.法庭忽视NAS报告中有关枪弹痕迹证据观点的案例
3.鼓励控辩双方在法庭中质证,以消除枪弹痕迹证据存在薄弱环节的案例
  五、结论
第七章 DNA证据
 第一节 案例研究:阿曼达·诺克斯案
  一、案情简介
  二、刀
  三、文胸搭扣
  四、凶手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批判性审查DNA证据的基本要素
  一、引言
  二、理解实验室报告
  三、解读实验室报告的隐含意义:检验结果是否能够充分支持实验室的结论?
  四、STR分型结果的解释存在歧义的原因
   (一)混合检材
   (二)伪峰
   (三)尖峰,荧光脱落峰和其他伪峰
   (四)检材降解
   (五)等位基因丢失
   (六)阈值问题:低峰和信号弱的等位基因
  五、引起歧义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复合效应:克尔彻谋杀案中的刀
  六、破解黑盒:如何查看电子数据
  七、针对实验室的准确检验结果,是否依然可做无罪辩护
   (一)样品处理中的错误
   (二)DNA的随机效应和DNA转移
   (三)似然比和概率基因分型
   (四)寻找专家
  八、总结
  附录:法医物证学(包括DNA)检验材料的证据调查申请书模板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血的预试验和确证试验
 第一节 案例研究:林迪·张伯伦案
  一、案情简介
  二、联苯胺试验:判断是否为血液
  三、胎儿血红蛋白:判断是否为胎儿血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血的预试验和确证试验
  一、引言:为何既要预试验,又要确证试验
  二、血迹检验技术
   (一)血液和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
   (二)预试验的化学原理
   (三)氧化剂导致的假阳性
   (四)催化剂导致的假阳性
   (五)荧光试剂和显色试剂相结合的预试验
   (六)荧光试验和显色试验能否区分血迹的真、假阳性
   (七)血液的确证试验
   (八)试验的灵敏度和检出限
   (九)血迹检验与DNA分析的关系
   (十)实验室实务中的确证实验
  三、预试验与法律规范
  四、林迪·张伯伦案
  五、总结
  网络资源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血迹形态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大卫·卡姆案
  一、案情简介
   (一)一审
   (二)灰色卫衣
   (三)卡姆的性格
   (四)上诉
   (五)二审
   (六)三审
  二、血迹形态证据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血迹形态分析
  一、血迹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血迹形态分析的历史与演变
   (一)血迹形态分析的学科起源与发展过程
   (二)血液形态分析课程培训及专家资质
1.血迹形态分析教学和培训存在的问题
2.血迹形态分析专家的资质要求
  三、血迹形态分析相关理论
   (一)血迹形态基本概念
   (二)血迹形态分析的基本原则
  四、对大卫·卡姆案的分析总结
   (一)现场重建实验
   (二)血迹形态分析意见的科学性考查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犯罪现场重建
 第一节 案例研究:格伦·福特案
  一、案情简介
   (一)关于验尸官
   (二)凶手是否真的是左撇子
   (三)死亡时间的推测
   (四)射击残留物
  二、福特的申诉和免罪
  三、错判衍生的其他受害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犯罪现场重建
  一、如何进行犯罪现场重建
   (一)演绎推理
   (二)归纳推理
   (三)物证分析
   (四)现场重建的科学方法
1.科学的现场观察
2.形成假设
3.现场重建的验证实验
4.得出验证或修改假设的结论
  二、犯罪现场重建的程序
   (一)犯罪现场重建专家需要审查的典型材料
1.尸检报告和照片
2.医疗记录
3.犯罪现场
4.物证
5.提取物品清单
6.实验室检验
7.审查者对于物证的检验
8.执法部门的文件
9.证人和犯罪嫌疑人
10.911报警电话文字记录
11.实地考察现场
   (二)错误的现场重建发生的原因
1.过早进行有罪推定
2.未进行侦查
  三、现场重建专家的资质及要求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指纹
 第一节 案例研究:布兰登·梅菲尔德案
  一、案情简介
  二、造成指纹错误认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三、科学的认识指纹证据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指纹检验专家:真的是有资质的吗
  一、拉娜·卡内恩案
  二、指纹检验基本知识
   (一)指纹的分析、比对、评估和复核(ACE-V法)
   (二)绝对性的结论和错误率
1.指纹鉴定结论的正确表述
2.正确理解“零错误率”
   (三)一个差异点原则
1.一个差异点原则的概念
2.一个差异点原则的核心要素
  三、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四、培训与发展趋势
  五、总结与展望
    1.特征数量标准
    2.整体质量标准
    3.概率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