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篇中俄对话:2021模式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从2014年开始联合发布中俄关系年度报告,由中俄专家团队共同撰写,以中、俄、英三种文字在中国和俄罗斯发表。《中俄对话:2021模式》是这一系列报告的第七份。中方团队负责人:赵华胜,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中方成员:刘华芹,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与欧亚研究所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邢广程,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博士,学部委员;于滨,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政治学博士;杨成,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博士;冯玉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法学博士;张贵洪,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法学博士;林民旺,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法学博士;简军波,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学博士。俄方团队负责人:安·科尔图诺夫,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执行会长,历史学副博士;阿·马斯洛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历史学博士。俄方成员:安·卡尔涅耶夫,莫斯科高等经济学校东方学院院长,历史学副博士;瓦·卡申,莫斯科高等经济学校欧洲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政治学副博士;阿·拉里奥诺夫,俄罗斯财经大学经济政策和经济安全学院战略预测和计划中心研究人员,学生科研活动组织中心主任,国家和行政管理学副博士;克·库兹米娜,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项目副主任;尤·库林采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北亚和上海合作组织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弗·彼得罗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与预测中心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俄译中翻译:盛世良、孙凌云、倪文卿。校对:赵华胜。概要《中俄对话》年度报告的宗旨是:对双边关系的进展做出综合监测和评估,就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协作提出专家建议。本报告是对2020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两国合作成果的介绍及其分析。2021年是对中俄关系具有基础性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灵活而富有成效的互动方式。在两国关系日程上并没有结盟的问题:这种同盟与其说是能巩固两国关系,倒不如说是会在世界上形成一系列额外的分界线。对双边关系而言,重要的是对优先合作领域的看法一致,在地区和全球层面能提出并确定自己的议事日程。中俄对话:2021模式俄罗斯欧亚研究(第四辑)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范围冲突倾向加剧、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法体系遭到侵蚀的情况下,中国与俄罗斯在世界秩序关键问题上的立场接近尤为重要。两国应该共同致力于恢复国际体系的可控性,使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平衡、更具代表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遵守国家主权的原则,维护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关键作用。需要引起中国与俄罗斯注意的还有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改革问题,其出发点是必须保证改革的全面性,保证有关改革的所有决议都要在取得广泛共识的基础上通过。2020年的全球危机严重激化了国际进程参与者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矛盾。这充分表现在中俄两国同美国的关系上。在同欧盟的互动中,呈现出政治对抗倾向与互利务实合作并存的现象。中国与欧盟签署全面投资协议的进程在2021年5月的几轮制裁后暂停,这鲜明地表现出政治矛盾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美国与欧盟试图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责任转嫁于中国,在所谓新疆问题上指责中国。2020—2021年,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依然处于低水平,并经受了一系列新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继续相互支持。尽管印度同美国加强了伙伴关系,俄罗斯同印度还是保持了密切协作。中印之间的摩擦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即使在防疫限制的条件下,中俄双边贸易依然相对稳定。根据不同统计,2020年达到了1080亿美元或1040亿美元的水平(相应地负增长29%或67%)。中国在俄罗斯外贸中的份额超过18%,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比重。与此同时,这一结果是在中国出口增加、俄罗斯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一旦防疫措施撤销,就有望恢复合作水平上升的态势,但是交通物流和海关基础设施不够发达、中小企业合作复杂等问题需要引起中俄两国更大的重视。中俄在投资和金融领域也面临着许多工作。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大型合作项目,相互投资的水平依然不够高,而在2020年全球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直接投资开始疏远俄罗斯。提高本币结算比例的任务在逐渐实现,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超过15%。技术和创新领域可以成为发展务实合作的新动力。2020—2021年是中俄科技创新合作年,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被推迟或改为在线举行。近年来的特点是,这一领域的计划具体化,合作项目启动,总体上向更加实用的协作方式过渡,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联合资助项目的推出,促进了中俄两国科学家研究工作质和量的提升。高校系统的协作,包括高校有关院系联盟和深圳莫大—北理大学平台上的协作,依然是重要方向。在太空和“高端科技综合体”项目上开展了实际的合作,包括签署了在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方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0年还有一个特点:在医疗和制药领域加强合作。开展高技术产品联合研发和生产,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特别是考虑到疫情条件下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进程加速。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减少了人员接触的机会,中俄两国还是成功地通过视频继续进行教育和文化合作。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中俄旅游合作,中俄两国商定采取特殊措施,在防疫限制措施撤销之后加速恢复游客往来。虽然中俄两国舆情中有个别消极现象,但两国人民总体上依然彼此友好。在西方对中国和俄罗斯开展信息攻势的情况下,包括疫情政治化和“疫苗外交”,中俄两国媒体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