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重张力与国家重建(以西亚北非六国为例)
0.00     定价 ¥ 12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504663
  • 作      者:
    作者:张金平|责编:艾薇薇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金平,山东菏泽曹县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社会力量的政治化、当代恐怖主义问题、国家安全学及学科建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介绍
本书将张力关系作为一种研究分析方法,这种张力关系既包括社会、政治力量等内在层面的张力,又包括社会与政治事件具有的拉力与牵引力。以此为基础,全书从国际局势演变、政治经济转型、重大社会与安全问题等视角,梳理了西亚北非国家“张力关系”的脉络内涵,进而认为,透过对蕴藏于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内张力关系的外在表现的认识,把握其中核心的内在矛盾,是增加与拓宽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角度与观察视野,且可以较顺利地解决问题矛盾的一种研究思路。
精彩书摘

◆三重张力与国家重建:以西亚北非六国为例导论◆导论
本书将张力关系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张力,存在于自然界的现象之中,指交叉接触层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在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张力关系是事件表现出来的外在拉力、牵引力与各种力量感应外力而产生的内在张力。它是物体内在结构的一种回应,即对外在拉力与牵引力的回应,同时也作用于外在拉力与牵引力。
一、张力关系中的三个层面和整体环境〖*1〗(一)张力关系中的三个层面张力关系存在于社会与政治生活之中,社会与政治事件形成的拉力与牵引力在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内部的各个层面形成了张力,内部张力又直接作用于外在事件的发展演变。本书中的张力关系,包括社会、政治力量内在层面的张力,以及社会与政治事件具有的拉力与牵引力。西亚北非六国局势中的张力关系包括政治、社会、国际三个层面,动荡爆发、政局演变期间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对三个层面的主要力量形成了拉力与牵引力,而三个层面主要力量内部的张力作用于主要事件,影响推动着一些重大问题(事件)的发生、演变。
(二)张力关系的整体性
张力关系存在于不同层次的关系环境中,既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又相互作用。每一层面的张力关系与其所对应的问题领域的联系最为直接。政治张力关系对政治转型与重建的影响最为直接,社会张力关系是政治张力关系的基础并从根本上影响政治张力,国际张力关系体现着国际社会对国家的影响与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反作用力。
张力关系具有体系性。张力关系的生成、发展和维持具有多重环境,一对张力关系与其他张力关系同时存在,互为环境。张力关系的行为关系体有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行为体成为“关系体”结构中的“要素”,形成纵横交错的“关系体”张力关系。三层张力关系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整体“环境”。国际社会、地区、国家、社会群体等,都是某种张力环境。本书中的“社会结构”指的就是这些不同的环境。
二、社会张力关系在六国局势中的表现和影响
社会张力关系,既有传统期的张力,也有新生期的张力,且在地区、国家局势动荡中成为一个突出、基本性的张力关系。
(一)社会张力关系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社会张力关系主要表现为:民生基本需求、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现实经济困境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现代化活力的激发与经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束缚,经济发展差距,经济分配间的社会鸿沟,不断积蓄而产生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对立。
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动荡,是这些国家国内社会张力持续发酵的结果。他们或忽略甚至损害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广大民众的现实利益,导致经济发展长期踟蹰不前;或在国家政治转型基本实现后,经济转型举步维艰,经济发展中的张力关系没有得到缓解。
(二)社会力量的政治化
在民众和政府的对立中,涌现出一些具有突出特点的社会力量,这些社会力量在动荡中实现了组织化、政治化,或者以广场抗议的形式表达政治诉求,或者成为某些政治势力的社会基础,其中网络等新兴通信工具成为社会力量政治化的一个主要条件。社会力量的政治化及其活动,交织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的各个阶段当中。
一是青年力量。六国政局动荡,几乎都与青年力量的抗议示威活动有关。如突尼斯青年的自焚和抗议示威、叙利亚青年的政治涂鸦,便是双方对抗的直接导火索。而各国街头政治活动中青年都是主力。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人口占其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失业、性别歧视、阶层固化等问题在这群人中广泛存在。这就使得青年团体容易成为政治运动的先锋。年轻人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谋求社会群体权益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但总体而言,他们在政治对话中的话语权还很弱,其诉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激进的特征;没有形成政治组织,多以小团体的形式存在;具有持续的行动,但一般都仅限于呼吁针对政府的抗议示威,提不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方案,他们的呼声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像是被其他政治力量利用的工具。
二是民众力量。普通民众积极参与成为此次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特点,民众的关注焦点是民生与社会矛盾等问题,由于民众力量的广泛性,动荡的重点在短时间内便转移到了对政治(政权)的变革层面。此次地区动荡中,民众的政治参与更加成熟,形成了对政治改革强大的牵引力。随着民众力量的不断演化,各国的相关政治势力和派别的争斗,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获取民众力量支持的争斗。
此外,一些社会群体如部落力量以更大规模、更为直接的方式向政治力量转化。部落力量本身具有严密的社会组织,拥有武装力量。在动荡中,他们或者直接以部落的组织形式参与政治活动,或者与其他政治势力联合追求重大政治利益目标。
三是媒体力量。互联网、手机以及相应社交软件的普及,极大影响着西亚北非政治动荡的演进。媒体早已不满足于简单报道和追踪相关的政治事件,而是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引导甚至塑造舆论,使政府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媒体已然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参加示威抗议活动的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动员,聚合了反政府力量。
三、政治张力关系在六国局势中的表现和影响
在政治动荡与政治体制剧变中,各派政治力量间的张力关系异常紧张,政治张力关系是动荡中最突出的关系,决定着动荡局面以及未来政治发展等走向。
(一)政治力量的张力关系及其影响
政治张力关系,包括反对派与执政当局、不同政治力量之间、各政治力量内部等层面的张力关系。其间掺杂各种社会力量介入后的复杂张力关系,以及政治力量背后的社会基础。
在动荡中,反对派以“民众的代表”自居,将其政治诉求与民众诉求结合,实际上引导了民众的抗议活动。反对派与民众共同形成要求改革的牵引力,向当政者发力,往往提出激进的改革要求;一旦其利益不能被满足,会出现暴力的相互对抗;双方之间的张力造成了国内局势的动荡。转型后,反对派往往借助民众的示威抗议活动来打击执政党的形象。
一些国家的政权被颠覆,或者政治转型进入一个新阶段后,反对派势力之间会出现新的分化和张力。如也门的胡塞武装力量与萨利赫集团经过对立、结盟、敌对等过程,利比亚各种政治力量一度导致形成三个政府等。政治力量内部有分歧,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势力发生了分化重组,如也门内战前的最大政党,突尼斯2015年以来的执政党。
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也门等地在政治转型中都出现世俗政治道路与宗教极端政治的张力关系。伊斯兰政治势力通过组建政党、提出具有宗教色彩的改革主张,其影响力总体在扩大,但是由于其保守性并不能真正代表民众的诉求,在政治转型中没有成为主导力量,各国的政治转型基本上都沿着世俗政治方向发展。
(二)政治转型焦点议题中的张力关系及其影响
政治转型中的焦点议题是受内外张力关系影响程度最深的,也是各种张力关系发力的落脚点。相关张力关系既有单纯的权力争夺,也有体制之争、治国理念之争,往往就未来国内政治制度、权力架构及分配等进行较量,这一张力关系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焦点议题。
如何对待前任领导人。一般来说,国家政权被颠覆后面临如何对待前任领导人的问题。这一过程伴随着多种张力关系的紧张对立。
政治权力分配与政治重建。在政权过渡时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突尼斯转型中的多重张力及其“模板”困境()
第一节突尼斯动荡及转型中的张力概述()
第二节突尼斯动荡发生及政权颠覆()
第三节突尼斯新宪法的制定与政治转型()
第四节突尼斯经济转型的失败与多重混乱()

第二章利比亚局势演变及其张力关系()
第一节利比亚局势中的主要力量及其张力关系()
第二节卡扎菲政权的颠覆()
第三节利比亚从政治过渡到国家政治分裂()
第四节民族团结政府组建以来的利比亚()

第三章埃及局势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张力关系()
第一节埃及局势中的三重张力()
第二节穆巴拉克的寡头政治及其终结()
第三节穆尔西的“百日计划”与埃及的“二次革命”()
第四节塞西的军人政治时代()

第四章也门局势演变中的张力关系()
第一节也门局势中的政治与社会张力()
第二节也门局势动荡期()
第三节也门全国对话会议及政治建设()
第四节2014年内战以来的也门()第五章巴林局势与政治建设中的三重张力()
第一节巴林政治建设中的三重张力()
第二节巴林政治对立期()
第三节巴林政治和解与建设阶段的矛盾及其张力()
第四节巴林强化国家安全及周边安全()

第六章叙利亚局势演变中的内外张力()
第一节叙利亚危机演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叙利亚危机背后的国内张力()
第三节外部力量干预与叙利亚局势演进中的外部张力()
第四节内外张力对叙利亚局势的影响()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