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疫情时代世界向何处去(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精)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9126692
  • 作      者:
    编者:张政|责编:陈丝纶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后疫情时代,世界向何处去?: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集合“光明国际论坛笔会-对话”中国内外专家的文章,以“危机:疫情考验”、“应对:共同战‘疫’”、“变局:疫情之后”、“启示:战‘疫’之思”为篇章划分,呈现一场全球专家学者关于战“疫”的头脑风暴,帮助读者了解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认识全球共同战“疫”的必要性、思考世界各国之间的对话、读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与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后疫情时代,世界向何处去?: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的疫情危机不同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者尽管当时威胁巨大,但最终并没有对全球金融造成太大的创伤,也没有对医疗体系造成损害。实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趋于平缓,最主要的后果似乎就是富人一度意外地变得更富。相对而言,当前危机的严重程度是1929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如果这个判断正确的话,那么所谓全球治理正面临的危机是我们仍旧无法估量的。
  一些危机迹象已经显现,涉及医疗、经济,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我们能够做什么,或者说至少应当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将会发生什么。某种程度上,我们正面对现代工业革命的后果。
  马克思、托马斯·皮凯蒂以及其他理论家都曾强烈且具有说服力地指出,经济维度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就提出了这一观点,这和生活在今天的皮凯蒂所提出的观点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大体上说,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增殖是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来实现的;皮凯蒂认为,在发达国家,资本的回报率一直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将加剧未来的财富不平等。
  他们观点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马克思看来,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在不公平地获利。于皮凯蒂而言,资本的回报率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才导致了利润的分配不均,从而使资本收益更大。尽管二者观点有所不同,但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前,尽管经济不断增长,但由于富人比其他人更快地变得更富,所以不平等现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剧。
  马克思和皮凯蒂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我们注意政治经济学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意义,进而帮助我们理解现状。我相信,目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经济体系已经崩溃,其程度之严重是192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许多观察者认为,世界正以我们无从把握的方式在改变;更有人认为,我们可以知道到底在发生什么,但问题在于如何尽快恢复疫情前的世界经济体系,这才是危机的核心。
  当前,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全球化,经济处于全球化的中心位置。显然,疫情在短期内威胁着经济全球化,但对于这种威胁是否长期存在尚不能下结论。
  当“9·11”事件发生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察者都认为,那是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世界将为之改变。但是我现在认为,如果所谓的改变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那么我们依然不知道“9·11”事件后世界是如何改变的,不知道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危机。“9·11”事件是一场危机,然而比这场危机本身更严重的恐怕是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我们正面临怎样的危机,因此也就没有意识去思考我们需要怎样应对。我们很难看到大国在行动上为彼此做出什么改变。
  我认为经济要素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这一观点能够在很多方面得到验证,比如说气候变化问题。各国都十分迅速地表示支持改善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但很多国家在行动上却相当迟缓。我们不妨试问:未来世界各国在改善气候变化方面会更好地合作吗?其实,国家间的关系就如天气一样,很难以任何方式进行预测。但是,如果未来仍像现在和过去一样,那么我们不难推断,无论是协商讨论,还是采取行动,都免不了一再重复一个现象:面对失败,各国对于改善气候变化的承诺不过是纸上谈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危机:疫情考验
新冠病毒——灾难与机遇
危机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全貌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些国家还没有睁大眼睛
危机是文明互鉴的机会而非强化偏见的借口
疫情是对国际政治体制前所未有的考验
经济关乎生活,而抗疫关乎生存
在疫情中认知相互依存的世界
疫情冲击下全球化的嬗变与坚持
对话
疫情如何加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章 应对:共同战“疫”
抗疫不是制度竞争,合作没有输家
全球疫情及其应对:经济、安全及认同
疫情的历史性启示:团结而非树敌
全球治理须在合作中升级
全球协力合作,让危机催生变革、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战“疫”是一个塑造人类更好未来的过程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任与合作
与其推责自利,莫如结伴化危为机
世界可以在危机中相互学习和合作
以协同和韧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抗击疫情,需要科学理性,更需要全球合作
对话
只有全球团结才能拯救世界
集全人类之力战“疫”,避免民粹主义陷阱
多边合作:抗疫成功和经济复苏的关键
面对瘟疫,人类应该以理性超越指责
面对新冠病毒,“例外主义”是有害的
面对疫情,国际社会须坚守事实、科学和理性
团结共进须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态度
健康是全球福祉,抗疫合作没有地域边界
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人类需要更多的共同担当
共同利益取向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抗疫与世界
人类社会须在疫情应对中塑造共赢未来

第三章 变局:疫情之后
后疫情时代:更加双赢的全球化
疫情过后,全球化如何健康发展?
后疫情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是面向未来的新发展概念
满怀信心面对这个充满期待和不确定性的时代
疫情将加速技术变革和创新创业
对华合作是后疫情时代的一个良好起点
全球化的嬗变:通往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勾勒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让文化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重启键
对话
化危为机,中美应继续引领全球化
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会更好
后疫情时代中国将从创新中获益
抗疫与复苏须惠及所有人
疫情后的世界须就人类命运达成共识
后疫情时代,竞争力来自与世界的融合
知识与人的交流是疫情后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关键
发展中美双赢关系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中欧需要基于共同的命运来谋划双边关系
疫情让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
共塑疫后世界:更平等的全球化更平衡的文明
从中华文明基因看构建后疫情时代的生态文明

第四章 启示:战“疫”之思
全球治理新动力初露端倪
零和理论无法解决人类的诸多问题
对人类共同命运意识的一次集体唤醒
世界迫切需要思想领导力
世界应该从疫情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我们学到了什么,世界将会怎样?
天下为公,疫情激发全球化的人文内涵
指责他人,是一种危险的诱惑
贸易和价值链关乎全球减贫
奥林匹克主义与新冠肺炎疫情
对话
摒弃民粹主义,是推进全球化的关键
疫情区分了高尚和卑鄙
历史表明,贸易有利于全球性灾难的恢复
全球疫情中的文化关切:治愈之力、复苏之力、激励之力
健康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投资
民粹主义保护不了民众
超越差异与偏见,共塑和平与繁荣
教育投资回报决定中国经济将长期增长
疫情的一条重要启示:强化公共部门
用新思路和新技术让世界转危为机
去全球化并非化解产业链风险的正确方式
共生理念下,中国与外企将实现更大共赢
人类的未来属于多边合作
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全球稳定
“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多边主义的重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