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引言:秦汉儿童史与秦汉儿童生活史
一 出生权利和初生命运
“子孙充实”愿望与宗法秩序的基础
1.“宜子孙”理想
2.“宜子孙”与“传子孙”“留子孙”
3.“宜子”“宜子孙”印与“子孙”人名
4.镜铭习用语“宜子孙”
5.民间祈祝:“常宜子孙兮日番昌”
6.宗法责任:“子子孙孙,卑尔炽昌”
巫风鬼道文化生态中的求子技术
1.“宜子孙”神秘生物
2.求子医方
3.老官山汉牍求子方式
4.《日书》的预言:“生子”人生前景
“有子”保障:风俗与制度
1.无子娶妾,无子买妾
2.无子出妻
3.“将妻入狱”“任身有子”故事
民间“讳忌产子”礼俗
1.《论衡》揭示的生育禁忌
2.产妇不吉
3.“忌恶”“乳子之家”风习与“乳舍”设置
4.王充论“世俗所讳妄”
5.“清”与“污”:“讳忌产子”的意识背景
6.生子“不完”与畸形儿命运
《日书》“生子”健康状况预言
1.“生子,男女必美”
2.“子死”“子不产”
3.“生子旬而死”
“生子不举”行为与弃婴的命运
1.袁元服故事
2.生三子者,莫肯收举
3.不举五月子
4.爱妾生子不举
5.“弃”的境遇
“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1.“杀首子”风习
2.但为乏衣食而杀伤之
3.杀害女婴行为
4.对于“杀子”行为的法律处罚和舆论批判
二 婴幼儿健康与基本生存条件
三 儿戏:游艺生活
四 童蒙教育
五 “神童”的出现
六 劳动儿童与儿童劳动
七 社会灾难、社会犯罪与受害儿童
八 社会上层儿童生活考察
九 未成年人的赋役责任与身份继承
一〇 少年吏:未成年人的参政机会
一一 “少年”“恶少年”与社会秩序
一二 未成年人的社会地位
一三 朦胧情性
一四 “童男女”的神异地位
作者相关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