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士绅社会(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最高阶段)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64497
  • 作      者:
    作者:林文勋//薛政超|责编:王传龙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书稿以明清时期的士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士绅社会的形成、本质特征及其式微的梳理,指出士绅社会是富民阶层崛起与持续发展的结果,富民通过扩展知识获取绅权,并在绅权的庇护下垄断经济资源,然而绅权的过度扩张使得官绅民的社会结构失衡,加上兴办团练、废除科举的冲击,士绅社会最终走向消亡。
展开
目录
明清士绅研究概论(代序)
一、从国家统治论到乡绅支配论
二、从双轨政治论到家乡情结论
三、社会流动与士绅兴衰
四、地域社会论与场域精英论
五、趋势辨评与本书趣旨
第一章 士绅阶层的形成
第一节 何谓“士绅”
一、史籍原义
二、现代释义
三、内涵要义
第二节 富民“士绅化”
一、富民阶层的崛起与持续发展
二、富民追求政治社会地位及其士绅化
三、士绅成长为独立的优势社会层
第二章 “士绅社会”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财富占有者向知识与绅权垄断者的转变
一、社会流动结构与财富占有者对知识与绅权垄断的必然趋势
二、富民及其士绅化群体垄断知识与绅权的几种典型现象
第二节 绅权扩张与市场化条件下的经济资源垄断
一、绅权及其扩张
二、士绅身份庇护与市场化条件下的经济资源垄断
第三节 士绅成为乡村控制体系的中心
一、轮差应役的富民头首的身份序列日趋下降
二、士绅逐渐成为乡村控制体系的中心
第四节 士绅精神规定庶民文化的价值维度
一、倡导治生理念,追求独立人格
二、消融文化等级性,引领雅俗时尚文化
三、积极参与地方事务,主导形成并坚守行为规范与道德自律
四、从被代言“保富”到创立“实学”:富民及其士绅化群体完整意识形态的建立
第三章 士绅的式微
第一节 绅权的异化决定了士绅必然走向灭亡
一、官绅民之间的错综关系及其平衡
二、平衡机制的破坏与绅权的异化
第二节 团练之兴与科举之废加快了士绅的灭亡
一、兴办团练导致“绅权大张”并加剧了社会失序
二、废除科举办学堂导致士绅群体的分化和乡村教育的“沙漠化”
第三节 土豪与劣绅:乡村士绅衰落后的继替者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