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哲学素养与治国理政新思维1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度重视哲学素养2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4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6
四加强与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9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走进新时代11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11
二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力点14
三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20
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23
第三章世界物质性原理的新跃迁26
一物质的运动与时空形式27
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35
三实事求是的方法论39
四意识的能动性与发展性46
第四章事物普遍联系的新境界49
一全面协调: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伸延50
二联系的环节与逻辑52
三方法论:系统思维的建构62
第五章事物发展规律的新阐释66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66
二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分析方法69
三“量”与“质”的辩证运动78
四否定性思维的方法论创新83
第六章实践与认识的新开拓89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89
二真理的味道97
三三大真理的启示101
第七章价值与评价的新范域103
一人民群众是价值的创造主体和实现主体103
二人民群众是价值的享有主体112
三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关系132
四价值与价值观135
第八章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视界148
一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148
二创新思维: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反映152
三唯物史观与新时代155
四思维能力何以提升159
第九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关系的新拓展178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新时代发展178
二人才与生产力187
三科技与生产力190
四生态文明与生产力194
第十章社会发展的新动力215
一矛盾: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215
二改革: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221
三创新: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225
第十一章文化实力的新提升229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229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233
三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239
四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253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发展259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60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270
三乡村振兴战略274
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79
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4
六世界历史视野:经济全球化与全面对外开放286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使命302
一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302
二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305
三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09
四中国梦与共产主义314
主要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