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真理的味道(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011039
  • 作      者:
    编者:董振华|责编:谭丽琳//熊果//张清梅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全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浓笔重墨构建起了独特的基本框架和叙事逻辑。

★以浓厚的建言献策意识,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以问答的形式集中回答了40个重点问题,具有创新性。既是回答问题,同时也是建言献策,助力解决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助力解决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坚持胸怀天下的问题。

★以武装头脑的自觉和主动探索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路径,具有通俗性。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作者以晓畅的语言论述了 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命题,做到了厚重主题、轻松表达、精巧表达,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同时各个问题又相互观照、相互贯通,做到了形散而实不散、而神聚。作者还做到了形式的创新。每个问题都从“学‘习’问道”引出,明晰问题的由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个问题正文之后都附有“习言习语”,这些金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都指出本题的拟定是“深度思考”的结果;都附有“延伸阅读”,旨在使读者了解更多背景、提供更多语境,提升阅读和思考的效果。

★作者董振华教授系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且供职于中央党校数十年,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及 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当为本书的理论性、权威性提供了充分保证。


展开
作者简介

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参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调研起草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出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与社会主义的“理”》《创新实践论》《治国理政思想方法十讲》《创新劳动论——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等学术专著近二十部,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通俗理论佳作。作为作者在中央党校长期教学与科研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紧跟新时代实践发展步伐,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热点、难点,同时梳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之问,回应广大干部群众的现实关切,提炼出了40个带有普遍性又亟须从理论上廓清的重大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富于学术性、思辨性、通俗性与实用性,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
目录

1.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什么?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什么样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什么样的中国智慧?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7.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8. 如何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9. 如何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10. 如何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11. 如何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要义?

12. 如何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13. 如何理解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之间的关系?

1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关系?

15.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吗?

16. 为什么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18.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何处?

19. 新发展阶段“新”在什么地方?

20. 新发展格局“新”在哪里?

21.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2. 今天所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之前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

23. 当今世界存在修昔底德陷阱吗?

24. 为什么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5. 为什么说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

26. 如何理解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27. 为什么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

28.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什么关系?

30. 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什么关系?

31. 如何理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

33.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否包含“为世界谋大同”?

34. 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35.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特别强调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36. 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强调革命精神?

37. 我们为什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8. 如何有效解决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

39. 为什么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在要求?

40. 如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