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鲜明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在地方选择基层单位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法工委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举措。虹桥街道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立足街道优势,积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2022年虹桥街道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过程中的生动故事、权威报道,是虹桥街道基层群众积极参与立法的生动实践集锦,值得一读!
牢记嘱托 不负重托
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
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戴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专门加以部署。虹桥街道是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次提出地,我们牢记领袖嘱托;作为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我们肩负国家重托,三年来努力以最直接、最鲜活的基层实践,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一、立足最样本,让立法民意直通车始终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虹桥街道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最早、最长、最基层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以最鲜活的载体、最响亮的品牌为目标,推动民意直通车扩点提质增效,着力以最样本试点实践为全国攻坚探路。
一是聚焦载体建设,织密民意根系。坚持广泛性和代表性相统一,突出“一体两翼”,在16个居民区、70个区域单位分设立法信息采集点、联络站,形成以420名信息员为主体、15家顾问单位和15个专家人才库为“两翼”的倾听民意矩阵。拓展“三点四级”,强化“国市区街”联通,开通“国沪联动”直通车连接全国人大法工委,与辖区古北市民中心、长宁法院两个市级联系点三方协同,与其他市级联系点加强联动。强化“多点融合”,推动立法联系点和党群服务站、人大代表“家站点”、“协商于民”工作站、人民建议征集点、市民议事厅等合并建站,推动人人都可建言献策、处处都是法治空间。
二是聚焦机制完善,实现全程推进。坚持参与性和普法性相统一,按照“重在参与、形式多元、质量第一”的原则,形成了“民意广覆盖,流程全链条,信息全方位,联动聚合力,征询促法治,宣传接地气”的“虹桥六法”。立法前、立法中优化提升“八步流程”,立法后注重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延伸。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后,开展“民法典来了,聊聊社区治理中的法理情”网络直播进行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收集防疫守法说法小案例,制作“每日一问”双语版,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律、做好防护。
三是聚焦质量提升,强化专业赋能。坚持群众性和专业性相统一,整合辖区法律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两下两上”意见收集回路,首创立法意见“反刍”机制,将“法言法语”转化成群众语言听取意见,再将群众建议交由专家和顾问单位二次提炼后反馈立法机关。比如举办女律师专场,听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意见;邀请内资和外资企业互动,征询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的意见等。
基层小社区,国家大使命。我们努力让立法“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参与呈现“从观望到试探再到点赞”的转变,立法建议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截至2022年8月,已完成68部法律意见征集,归纳各类意见建议1500余条,121条被全国人大采纳。三年来,联系点接待考察625批次,为各地提供了有益经验。
二、立足获得感,让联系民心彩虹桥始终架在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我们努力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通过民生出题目、民主做文章、民心有归依,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像种子一样催生出更多社区治理和服务实践,让“家门口的声音”听得到、用得上,使民主的“获得感”看得见、能体验。
一是注重转化立法征询意见成果。要做立法参与者,更要做法治践行者,积极拓展立法联系点服务基层治理的功能。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采纳了虹桥街道立法联系点的建议,出台后我们又及时编写通俗易懂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百问百答》,并在8个老小区打造儿童活动空间,组织20家窗口单位共建儿童友好环境。对于无法被立法采纳的民生建议,及时将其转化为社区治理议题加以解决,比如完善上海市盲童学校门前盲道设施的具体建议,虽无法写入法律条例,但及时推动其改造提升,让不同群体都感受到了法治和民主的温度。
二是注重深化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治理实践,推动“硬法”意见征询和“软法”民主协商互相促进,探索参与式、共情式治理,形成了传统小区虹储党总支“四心”工作法、商务楼宇“善治理”模式、街区共治委员会提案计划,以及获得民政部全国十佳社区工作法的古北国际社区“融”工作法等分类治理经验。同时,评选十佳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案例、十佳社区治理达人、十佳立法联系点小故事等,最大程度调动各方力量,有力夯实基层民主根基,构筑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是注重具化解决“老小旧远”难题。推出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美好生活主题行动季,结合“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服务圈”建设,将民主协商贯穿近百个民生实事项目,推动改造4.2万平方米精品小区覆盖75%以上的老旧小区,设立12个为老助餐点惠及辖区老年群体,推动16个居民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现全覆盖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小细节,民主大气象。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全过程人民民主就体现在一个个致广大而尽精微之中。无论是精品小区改造方案制定、宠物扰民纷争化解,还是楼道扶手设计、智能充电桩选址,都会听取老百姓意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虹桥街道已蔚然成风。
前言
立法接上“地气”
牢记嘱托 不负重托
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 / 3
//戴涛
小社区能担大使命 / 11
//朱国萍
小社区的大使命——全过程人民民主,虹桥街道在实践 / 17
//胡煜昂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联系点 / 23
//马超
我给《行政处罚法》修正草案提意见 / 38
//侯晓燕
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这五年 / 43
//刘正东
老百姓在“家门口”参与立法修法 / 48
//吴新慧
众人事众人商
立法走入寻常百姓家 / 57
//谭喻
近距离感受政策法律落地“最后一公里” / 66
//黄海华
基层立法联系点最可爱的人 / 72
//赵光
跨越千山万水,开启民意“直通车” / 78
//赵姗姗
《民法典》和我们立法联系点的故事 / 85
//龚莉
“原来法律并不是只在打官司时才接触!” / 92
//游元超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虹桥“生根开花” / 98
//徐佳捷
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二三事 / 103
//陈宇博
从走近故事到走进故事 / 108
//袁泉
我设计制作了“立法直通车通行证” / 115
//钟李隽仁
把更多民意“装”进去
我的《国歌法》修改意见被采纳 / 125
//夏云龙
我是一只“洋啄木鸟” / 130
//诺扬·罗拿
我是古北的外籍市民议事员 / 136
//王煊熔
全国抗疫先进单位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 / 141
//周领
民意桥梁是最好的法官课堂 / 147
//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