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治理的核心密码》: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视野
(一)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人民至上、人民共享、人民奋斗
坚持人民至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政治属性,也反映在关键时刻政党的行动选择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是第一个客观的历史范畴,既不是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的人”,也不是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抽象的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准确判断时代特征,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应地,党的全部工作发生变化,不断制定、调整经济建设任务、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健康中国及各项社会事业事务,但不变的是始终聚焦于现实的人民群众的具体需要的变化,真正做到愁民所愁、急民所急,切实地从维护现实的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人民至上话语叙事不是空洞的思维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中国制度设计、改革实践的伟大蓝图中,是真实有效地体现在人民生活中。
坚持人民共享,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本质力量和思想情感的过程,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了对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满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经过长期努力,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大幅度提升,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共同富裕不单单指物质富裕,更强调人民的自由平等、精神生活的富足以及有尊严、有美丽环境的高品质生活、人们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成功,最终判断标准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了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衡量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现实评价者。
坚持人民奋斗,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奋斗是现实的人的实践路径,从现实的人向自由的人过渡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是人的本质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民奋斗的主张对社会主义价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调动了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新时期要把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继续发扬光大,要坚持问政于民,及时了解民生需求,打造服务型政府,建构现代政治文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是无数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搭建起社会发展雄厚底蕴,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才能交出令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强调全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题阐明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原因,也是精神文化繁荣的根本前提,但是,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不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因素。社会主义运动在经济条件落后的俄国获得成功,却在发达的欧洲国家遭受失败,“卡夫丁峡谷”的跨越证明了第二国际关于“经济决定论”片面认知的不足。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改良、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以及阶级向原子式大众的转变,传统的以暴力与殖民主义为基础的扩张模式、以经济和社会活动为基础的社会革命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将文化或意识因素纳入社会历史解释体系中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发展的创造性转变与发展。事实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从卢卡奇到伊格尔顿跨越百年的“文化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从“改革开放”到“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都说明了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作用。
显然,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合力。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互荣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有论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邓小平同志也强调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是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是同时进行的两个方面,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实现“美好生活”期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