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前门街道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结合五年来两大阶段的新时代社区治理实践,我们总结梳理了前门街道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八大招数”:
一是接地气、保障式的党建引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引领作用是社区治理发展的关键所在,首都核心区和首善之区的治理更是如此。为切实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前门街道党工委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党建工作责任机制以及地区党员联管机制,推行了“民情接待室听群众说事、社区议事厅让群众议事、党委联席会帮群众理事、党务公开向群众晒事、双述双评邀群众评事”的社区党委“五事工作法”。同时,紧紧依托街道、社区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以议事、信息、项目和服务等为具体工作载体,整合了辖区内各类党建资源,实现了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最优化整合。目前前门街道已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组织首当其责、辖区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有效发挥了各基层党组织在攻克重难点工作和社区治理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聚合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力量。这既确保了社区治理发展的正确方向,又使得党建引领接地气、重实效。
二是持续性、伙伴式的政社合作。从2017年以来,前门街道先后引入三家专业社会组织,先后推出系列社区治理行动计划。前门街道秉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形成了“以社会组织推动社区治理”的实践思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成为了前门街道推动社区治理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从前期的对接、问需,到研发项目计划书,再到具体落地实施,直到项目复盘和经验总结,专业社会组织都发挥了其在创新性、规范性、整合性、系统性以及灵活性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以赋能成长营的方式助力居民增能、以社区微公益创投的形式引导居民参与、以文化营造撬动社区建设、以便捷小程序助力居民参与留痕等,这些实践探索中专业社会组织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和价值,推动了前门地区社区治理发展的渐进式提升。
三是重实用、多元化的赋能培力。前门街道注重采取多元化、参与式的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这其中包括参与式工作坊、主题性研讨、参访式学习、专题性讲座、针对性辅导和过程式陪伴。比如持续开展的“居民领袖成长营”、社区工作者“菁英计划”、“众耕众享·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主题论坛、“社区公益星光汇”游学活动,以及依托小微公益项目、面向社区协调人和项目负责人的针对性辅导和过程性陪伴。赋能培力的内容均与社区工作、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直接相关,具有实用性较强的特点,主要包括社区动员、议事协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项目设计与运作、活动策划与实施等,且大都具有“学中做、做中学”的基本特点。从具体成效来看,系列赋能不仅有助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骨干的能力提升,而且在更新治理理念和优化参与质量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分层次、规范化的议事协商。小院议事厅是前门街道社区治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院议事厅进行视察,并对小院议事厅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为了充分打通“民声”最后一公里,前门街道按照东城区“五民工作法”(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和民事民评)的具体要求和“小院议事厅”的治理品牌,搭建了街道、社区、楼院三级议事协商平台,并梳理形成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指导文件,在实践中形成了各个社区的“居民议事厅”章程,研制了一套院落公约制定流程和技术规范操作指引,以社区议事协商为主要内容的草厂社区“五民工作方法”还获评了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草厂小院议事厅也被确定为北京市市级社区协商议事厅示范点。通过各级议事协商,提升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胡同院落改善、文明养犬、胡同如厕难(公厕革命)等热点、难点问题,大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了居民自治与社区精细治理的有效结合。
五是深人性、整体化的项目化运作。居民被动员后,如何能够切实发挥其作用相对持续性地参与社区治理或社区公共事务是个关键问题,作为中后段的运作机制,依托小微公益项目支持计划引导居民骨干并由其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其中是前门街道深入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方式方法。从2017年“小微公益项目实践计划”、2018年“活力前门·社区公益项目挑战赛”到2020年“居民领袖社区实践项目扶持计划”再到2021年“社区公益新生代创投大赛”,都很好地运用了项目化思维和项目化方式引导社区居民领袖和公益新生代深入参与社区建设,并孕育和开展了由居民作为实施主体的有温度的28个社区治理和公益服务项目,内容涉及垃圾分类、院落建设、文化营造等。比如,草厂社区“众耕众享·垃圾分类家庭总动员项目”以家庭为单位带动了社区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环保行动;前东社区“西河沿215号‘向阳小院’营造计划”激活物业管理委员会职能带领居民参与楼院治理和楼门文化建设;“以废代捐-环保兑健康”项目动员居民将家里闲置不用的衣物、鞋帽和书籍等通过捐赠的形式兑换相应公益积分,让闲置物品再利用起来,吸引了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系列小微项目支持计划,不仅引导居民参与了社区治理,而且依托项目实施促使了参与者的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