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乡互动与农村家户现代化/中国百村调查丛书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01957
  • 作      者:
    作者:张建//宗世法//陈斌//雷勇|责编:胡庆英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建(1979—),男,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民族学),怀化学院大湘西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担任贵州省委改革督察员、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反贫困与农村发展研究。近年来共主持相关各类项目7项,参与项目9项,参与出版《政治制度优势与贫困治理》等著作5部,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贵州日报》等刊物及报纸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宗世法(1988—),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法学博士(社会学),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层社会治理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项目6项,在《开放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陈斌(1984—),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民族学),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近年来参与项目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屯堡村社教育》(合著,第一)等专著。

雷勇(1978—),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法学(人类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人类学研究。近年来先后在《世界民族》《广西民族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参与项目5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书选取农村家户现代化这一研究视角,对西南地区一个布依族村庄进行了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在城乡关系从隔离到互动的变迁背景下,这一少数民族村庄的生计方式从以相对封闭的农耕为主转向以外出务工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以家户为单位行动,并以家户的整体利益作为行动的依据。在城乡互动的作用下,农村家户逐渐走向现代化,从而使家户和村庄都发生了若干显著的变化。村庄的社会文化经受住了现代性力量的冲击并保持了活力,成为牵引家户成员从城市回到村庄的重要力量,家户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本书提出,乡村振兴要立足于农村家户现代化这一基本条件,充分尊重家户的能动性,从而走出一条以中国社会文化为基础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及过程

第二节研究主题界定

第一章村庄的人地适应系统与再造

第一节区域性的地貌特征与气候条件

第二节群山与河流型构的村庄

第三节田土资源型构生计方式

第二章“家户-区域”连续统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一节“家户-区域”连续统

第二节民俗节日、社会统合与秩序维持

第三节文化禁忌、社会区隔与关系固守

第三章城乡关系下的打工与家户发展

第一节进城:打工的历程

第二节打工动力与返乡动力

第三节打工与家户现代化

第四章家户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演进脉络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的自发探索与产业扶贫

第三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激进主义”与“社会的自我保护”

第四节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出路

第五章农户本地生计与城乡融合

第一节农户本地生计方式类型

第二节“留乡”:夫妻分工与兼业化经营

第三节“返乡”:家庭能力与“梯度选择”

第四节城乡融合与城乡共同体:现实与可能

第六章村落文化中的家、房屋与家园

第一节作为家之基础的房屋

第二节从家到家园

第三节村庄福利生产与家园认同

第七章教育与乡村现代化

第一节城乡分隔时期的乡村教育

第二节城乡互动下的乡村教育变迁

第三节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

结语迈向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

第一节城乡关系下的农村现代化

第二节家户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

第三节跨区域城乡融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