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认知差异机制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案)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9999
  • 作      者:
    作者:王梦宇|责编:陈肖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众多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不能符合我们的预期,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已然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障碍之一。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国家形象(country iamge)”这一概念,并综合已有文献,提出媒体国家形象建构的折射理论,论述了国人对一国的“国家认同(country identity)”与该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二者存在偏差的必然性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路径,提炼出国家形象建构中认知差异产生的维度:个人信息选择和接触阶段的认知差异;群体信息理解和输出阶段中的认知差异;社会认知情景中的认知差异。本研究综合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中国目前的国家形象塑造、外媒管理、涉外舆论引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用个人/群体/社会文化三重框架,提出减少国家形象建构中认知差异的方法,并阐明如何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力以及如何与世界更有效交流的相关对策。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深度访谈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新闻话语分析
四 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认知差异理论框架下的国家形象: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媒体建构:多重折射的镜像
一 国家形象的界定
二 国家形象研究领域与研究现状
三 国家形象的媒体建构
第二节 认知差异机制下的国家形象: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地带
一 如何认识“认知”
二 认知主体之间认知的不同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认知差异产生层级:一个三维理论框架
第二章 中外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与认知
第一节 案例一:中外媒体对于北京城市形象的呈现与原因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结果
三 中外媒体北京形象建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二节 案例二:中外媒体关于“一带一路”话语构建的差异——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一 报道体裁、主题与倾向分析
二 “一带一路”报道新闻话语分析
三 中外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建构差异
第三章 个体认知差异下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认知差异产生的必然性——信息论的视角
一 信息交流的复杂性
二 从信息论角度看待国家形象认知差异
第二节 个体语义表述与解读对信息效用的影响
一 语言意义与语义理解
二 语言表意差异与认知差异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
一 国家形象的受众认知要素与认知心理效应
二 认知心理视域下的认知差异产生机制
三 框架论的观点——认知框架下的国家形象
第四章 群体认知差异下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情境力量”与群体偏见
一 情境主义学说与组织化的社会生活
二 社会距离与认知差异
三 群体偏见与群体间传播隔阂
第二节 编辑室中的新闻选择与价值判断
一 “把关人”的存在
二 新闻编辑室中国家形象认知差异的产生
第五章 社会文化认知差异下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别差异影响下的国家形象认知差异
第二节 文化建构中的国家形象认知差异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中的国家形象认知差异
第四节 权力关系中的国家形象认知差异
第六章 尊重认知差异,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节 中国媒体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传播资源有限,缺少媒体品牌
二 与国外媒体对话不足
三 中国国家形象文化推广的不足和困境
第二节 丰富传播符号兼容个体认知差异
一 改变报道方式,提供可理解的语境
二 对客观的报道原则与媒体责任的强调
三 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节 以舆论气候影响群体认知差异
一 强化媒体落地,提高信息易得性
二 加强顶层设计,培养传播人才
三 施行更加开放包容的外媒管理政策
四 健全对外信息发布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
第四节 以尊重沟通化解社会文化认知差异
一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沟通理论的兴起
二 尊重文化差异推广文化传播
三 走向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