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马克思主义牧野论丛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5687
  • 作      者:
    作者:张东亮|责编:田文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东亮,男,1978年生,河南新乡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进行研究,立足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深刻影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变化、时代价值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有效加强的原则、方法、着力点以及实践路径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提供建议和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微观层面而言,即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实践进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运用承载着一定阶级或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而产生的旨在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符合一定阶级或社会需要的影响力。在福柯看来,权力不像商品和财富固定在某个人手里,而是变动不居的、流动的。同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作为一种权力也不是固定的、静止的,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实践中形成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过程中,主体之间的话语权力关系逐渐得到确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过程中,言说者之间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独特的权力,而这个权力正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驱动力。”①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包括教育者的话语权和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教育者的话语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形成的话语权。教育者话语权一方面源于国家制度的赋予,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作为国家制度的代言人,被国家制度赋予了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进而成为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和倡导者,主导和支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此获得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源于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人格感召,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心理以及话语接受规律的把握和分析,将自身渊博的理论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新颖的教育方式方法融会于教育过程中,而形成的话语权。教育者的话语权既包括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言说权,又包括说服权、辩护权、批判权、议题设置权等。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形成的话语权。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接受者、检验者,对教育者教育价值的实现以及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受教育者又是现实的人有着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独特的体验、理解和表达,受教育者以自己的我思、我说确证着自己的在场、成长和主体价值。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是不可取代的。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霸权的产生,既是在制度性话语权庇护下教育者的独白以及漠视受教育者的话语主体地位造成的,又是由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意识缺失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发挥不足造成的。此外,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还与社会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思想体制高度集中统一,作为国家制度代言人的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产生了严重的话语依附,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要么被忽视,要么在教育者权势话语影响下被淹没和遮蔽,而当今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再是一味被动接受指令和执行,而是积极争取话语权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展现自我价值,受教育者的话语主体地位和话语权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一般而言,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既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权,又包括研讨权、协商权、论辩权、质疑权等。在理论层面和应然层面,教育者的话语权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应该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由于话语角色、话语占有量、话语机会的不平等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话语权与受教育者话语权的不平等。因此,如何构建和谐平等的话语场域?如何合理分配话语权?如何使教育者更多践行人格感召话语权?如何增强受教育者的话语主体意识、话语权意识?等等,无疑成为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资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一 话语与话语权
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特征与构成要素
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蕴含
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要特征
三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二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三 福柯的话语理论
四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变化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互联网的兴起及其本质、特征与影响
一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二 互联网本质的多维分析
三 互联网的主要特性
四 互联网对社会的双重影响
第二节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变化
一 运行环境呈现出现实与虚拟相互交融
二 话语主体的平等性与自主性得以提升
三 话语内容的开放性与丰富性日渐彰显
四 话语表达的互动性与通俗性不断增强
五 话语载体趋向多样与融合发展
六 话语效果变得 加复杂与难控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时代价值
一 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
二 实现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三 整合思想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保障
四 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五 人们摆脱异化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空间拓展的机遇
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型的机遇
三 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的机遇
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机遇
第二节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 西方网络技术与管理霸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安全
二 西方网络信息与语言垄断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拓展
三 西方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地位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困境
一 不同阶层利益诉求的网络表达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凝聚力
二 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网络传播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
三 各种社会负面信息的网络泛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的主要局限
一 教育者网络媒介素养不高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拓展
二 话语内容疏离生活世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
三 话语表达不够科学合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
四 网络平台建设存在问题阻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原则、方法与着力点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原则遵循
一 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二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三 坚持 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四 坚持技术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五 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第二节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方法探索
一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议题设置法
二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把关法
三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意见法
四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对话引导法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着力点分析
一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权
二 抢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权
三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造权
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权
五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素养提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主动权
一 提高教育者的网络参与意识与应用技能
二 提升教育者的网络话语创新与开发能力
三 增强教育者参与网络话语交锋的主动性
四 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合理使用网络话语权
第二节 范式转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
一 话语理念转换: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
二 话语内容转换: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三 话语方式转换:从“单向灌输”走向“对话疏导”
四 话语传播转换:从“现实场域”走向“虚实结合”
第三节 平台塑造:壮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网络阵地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平台建设
二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媒体创新发展
三 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产品
第四节 空间治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网络环境
一 完善网络言论立法,规制网络失范言论
二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理性表达
……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