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第二章着力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事务和思政理论课之间的关切,通过分析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这两大关键育人要素之间的协作,从大方向上指出两者之间的张力关系,探讨两支育人队伍分别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沟通交流与团结协作形成育人合力达到“1+1>2”效果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探讨该类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协调共进、同频共振所能带来的良好愿景,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建议。3.高校思政教育培养目标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关切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其在实施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对于是否能够有效发挥这种主渠道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来说,其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创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校的培养目标如何设定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影响因素。第三章着力探讨这类高校如何设定思政教育培养目标,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核心素养体系,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核心素养,以期为其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指明方向。
(二)思政理论课课堂形式、教学设置、考核评价等方法的研究
本书第二部分为第四至七章。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聚焦于思政理论课的具体开设方式,对其进行详细论证探讨。在论证这一问题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尤其是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理论课较为理想的方法模式。由于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尚属于前沿课题,就传统大学而言,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模式仍然处于改革阶段,未曾定型,因此,我们尝试从课堂形式、教学设置、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具体展开为以下几种。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
目前学术界就“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我们也根据有关报道看到“课程思政”在传统大学中也相对得到较为理想的落实。然而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大学中,探索“课程思政”的落实,却面临更多的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由于专业课程主要由外籍教员授课,“课程思政”的理念难以准确传递给外籍教师,并通过他们传递给广大学生。同时,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相较传统大学而言,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对更多西方思想的冲击,想要把“课程思政”真正做到“润物于无声”面临重重挑战。第四章的着力点在于探讨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承担价值观引领主渠道作用的思政理论课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发展开拓新的教学途径和授课模式,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以完成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使命和责任。当然,在探讨中,我们着重但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而是以该类学校为例,希望能够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设置的议题提供一点思路参考。2.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大班讲座结合小班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出现和应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且有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背后也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简而言之,“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授课方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既有助于教师及时反思和调整授课思路方法,又有助于学生团结合作和反观自身,是当前思政理论课比较理想的授课方法。第五章首先分析该教学方法设置的理论研究依据和实践操作情况;然后分析该教学方式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开设中的具体操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指出采用该教学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和可行的方式。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传统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说教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课堂主体的角色,而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者。这一局面随着近些年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创新而有所改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方法,逐渐为广大思政理论课教师所采用。当前,一线教师们考虑的不再是是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是怎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考核上。第六章着力点在于探讨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承担价值观引领主渠道作用的思政理论课如何迎接新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开拓新的教学途径和授课模式,实现思政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完成其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当然,在探讨中,我们的面向并不局限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而是以该类学校为例探讨,希望能够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设置的议题提供一点思路参考。在探讨中,我们首先梳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切,探讨在既有探索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设置的可能。
4.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思政理论课教学是否成功,归根结底落实在学生,其中,考试考核是检验思政课程教育执行效果的有效方法,我们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自然离不开对于考试考核的探索和审视。高校思政理论课也要通过体系建设、课程创新来为思政教育创造更好的环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