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候变化与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北冰洋冰融为俄罗斯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从而深刻影响到人类的北极活动。北极地区是世界上对大气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北极冰雪正在比预期速度更快地消融。2018年6月13日,从北冰洋流经西伯利亚的气流温度为66℃,北冰洋升温速度明显, Arctic News,“High Temperatures over Arctic Ocean in June 2018”, http://arctic-newsblogspotcom/2018/06/high-temperatures-over-arctic-ocean-in-june-2018html,2021-11-01预计到2030年夏季,夏天的北冰洋将不会被冰雪覆盖。 北极气候暖化是改变俄罗斯北极政策的重要动力,因为冰川消融使得大规模矿产开发成为可能,这将会为俄罗斯的北部边疆地区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到2030年,俄罗斯从北极获得的经济收入将主要来自油气产品的出口,所以从经济收益的视角来看,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化石能源储备会受到国内外油气商的高度关注。 姜秀敏、朱小檬等:《基于北极航线的俄罗斯北极战略解析》,《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第3期,第45—49页。此外,冰川消融为北极航运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推动了欧亚北极航线的稳定发展。如果拥有完备的科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基础设施,北冰洋沿岸地区将会变成俄罗斯新的经济增长区。目前,北方海航道一年的通航期为四个月,未来将延长到半年以上;而使用北方海航道商船的增多,将为俄罗斯带来商机。北冰洋冰山的减少,加速了沿岸港口、道路、铁路、油气管网的建设,导致国际贸易模式的彻底变革。“北极能源+北极航道”被视为一个可行度颇高的愿景,这推动俄罗斯雄心勃勃地制定北极航运战略,加大对北极油气勘探技术和航运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肖洋:《中俄共建“北极能源走廊”:战略支点与推进理路》,《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5期,第109—117页。在北极地区,气候暖化的负面影响是: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控制,那么将长期阻碍北极的商业活动。例如,旨在减少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政策,会弱化油气开发的繁荣愿景。除了海洋冰川的消融,气温上升将会导致北极永久性冻土的大规模融化,这可能造成道路、管道、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地基下陷和倾斜。此外,北极永久性冻土的融化将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这将增加俄罗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也许会增大俄罗斯面临的环保压力,引发俄罗斯气候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北极冰川消融的最大危险是全球气候变化可能达到“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将会加速,并很可能面临失控的风险,哪怕是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一系列不可逆转的连锁反应。Scott RStephenson and Laurence CSmith,“Influence of Climate Model Variability on Projected Arctic Shipping Futures”, Earths Future, Vol3, No1, 2015, pp331-343俄罗斯北极政策中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核心因素就是确定时间点:夏季北极冰川何时会完全消融?北方海航道将在哪一年可以全面开放?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越快,这个议题就越有可能被提上俄罗斯的战略议程。北极气候变暖也可能改变俄罗斯开采北极油气资源的方式。全球变暖的一种可能结果是北冰洋沿岸冰川的融化,减轻了开采北冰洋深海油气的难度,降低了开采成本。虽然北极永久性冻土的融化会造成地面沉降,影响沿岸油气输送基础设施的牢固性,但这并不影响俄罗斯建设北冰洋沿岸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情。毕竟加强对北极油气资源的勘测,会巩固俄罗斯作为全球能源供应国的领导地位。因此,俄罗斯需直面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并重的决策难题。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再强调,如果不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就不能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建设工业项目。2016年,俄罗斯政府将气候问题的分析重点放在了其对俄罗斯产生的消极影响上。如果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影响了国家环境安全,俄罗斯将会推行更加严格的北极治理制度。因此,国际协议的压力也是影响俄罗斯北极决策的重要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俄罗斯政府必将仔细评估北极航运价格、油气资源开采成本、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但是,灾难通常会在改变之前来临。最糟糕的情境莫过于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这就会使各个领域的关注点从如今的经济因素转变到更深层的人类生存问题。三、北极航运与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俄罗斯北极经济开发的愿景,取决于北方海航道(属于北极东北航道)的畅通。北极冰雪环境的改变正在促进北极航运业的繁荣,俄罗斯未雨绸缪,为北方海航道开发做好了准备。北方海航道是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一旦顺利通航,一半以上的海运物资都会经过这片海域。北方海航道西起新地岛,东至白令海峡。在北半球的夏季使用北方海航道,能够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减少20天的航程,缩短了相当于40%的航程。北方海航道作为北极东北航道的主干航道,可用航道分为沿岸航线、中间航线、高纬航线、极点航线四条。沿岸航线是指沿俄罗斯北岸水域航行,此航道水深较浅,易受岸冰的影响,由于转向多、绕程远,因此累积航程最长。中间航线是指从白令海峡驶入楚科奇海,通过弗兰格尔岛南侧的德朗海峡后进入东西伯利亚海,沿新西伯利亚群岛北侧途经拉普捷夫海,穿过维利基斯基海峡,继续向西南行进,沿新地岛抵达巴伦支海。高纬航线是指过新西伯利亚群岛北侧后继续向西北方向航行,从北地群岛北侧通过,再转向西南抵达巴伦支海。该航线面临高密度浮冰的风险,但累积航程最短。极点航线是指穿过北极点的航线,受到来自北极高纬冰盖的严重阻挡,不适合商船。从长远来看:北方海航道将成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运输线之一。如今,俄罗斯逐渐放开国际航运公司在俄境内的航运活动,此举有助于大幅增加过往北方海航道的船舶数量。气候变暖使船舶到达北极港口,使出口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成为可能。俄罗斯国内存在阻碍北方海航道开发的三大不利因素。一是来自铁路运输的竞争。西伯利亚铁路虽因过度使用而破败不堪,但仍然是亚欧物流的骨干通道,使用西伯利亚铁路比使用北方海航道更有利可图。目前俄罗斯政府无法筹集到西伯利亚铁路现代化或建设该地区第二条铁路的资金,但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已经表示愿意投资开发这条铁路,因为可以从这条交通大动脉中获得巨大利润。二是管理制度不合理。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过往船舶有着专门的过境管理制度,俄罗斯政府能在那里为过往船舶建立一个保险制度,强制提供搜索和救援行动,并且为船舶提供破冰船服务。例如阿尔汉格尔斯克—楚科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北方海航道的关键航段,亦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受到来自俄方的强制性管制也最多。MBennett,“North by Northeast: Toward an Asian-Arctic Region”,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Vol55,No1,2014, pp71-93因此,北方海航道的复兴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三是缺乏沿途贸易的机会。通常情况下,为了优化货运和增加航运的盈利,船队常常在航道沿线港口装卸货物,而在北极却没有类似的机会。此外,由于每年冰融时间不同,难以形成特定的海运交通时刻表,但远洋集装箱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确的时间表。因此,北极航道成为全球主干航道尚需时日。四、国内政治与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俄罗斯联邦在2020年之前的北极政策》是研判俄罗斯国内政治影响北极战略决策的重要文本。例如在该文件中哪些是重点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被官方阐述的,都会作为战略学家解读俄罗斯北极战略的突破口。SGBorgerson,“Arctic Meltdown: The Economic and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Global Warming”, Foreign Affairs, No3, 2008, pp63-77俄罗斯国内社会对北极地区的主要关注点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军事安全、环境安全、科学和技术,但核心目标是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因此,2013年12月,俄罗斯成立了北极部队,以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国防力量,其主要职责是保卫领土、打击走私和非法移民,同时保护海洋和生物资源。LEFlake,“Russias Security Intentions in a Melting Arctic”, Military and Strategic Affairs,Vol6,No1, 2014,pp99-116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多次提到俄罗斯北极政策的优先议题等级:一是尊重北极地区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传统,为其建设必备的基础设施,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二是为国内外对北极地区的投资奠定物质基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确保对北极科考和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的实质性投资。其中,开发北极能源、重建北方海航道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俄罗斯振兴北方工矿业城市的必然举措。具体项目包括:支持北极地区的商业活动、交通运输、发展能源基础设施,这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以及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训练。Pavel KBaev,“Russias Arctic Ambitions and Anxieties”, Current History,Iss112,No756,2013, pp265-270俄罗斯在其他的战略文件中也提到了北极地区,包括《2020年前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俄罗斯国内政治一再阐明这样一个事实:俄罗斯不会放弃将武力作为解决对外能源争端的方式,但应优先在国际法的框架下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可以说,俄罗斯仍然坚持理性和务实的北极外交政策,不采取主动与西方对抗的政策,更极力避免卷入一场昂贵的北极军备竞赛。 何铁华:《〈极地规则〉与北极俄罗斯沿岸水域的制度安排》,《中国海事》2014年第9期,第13—16页。从目前来看,俄罗斯政府对北极经济开发问题采取了谨慎开放的态度,但采取以民营公司为主的国外合作模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来自西方国家关于政府保护、贸易不公等指责,而且能为俄罗斯政府留下一定的政治缓冲空间。五、科学技术与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北极地区的气候挑战包括:巨大的、快速移动的、能够摧毁深海钻井平台的冰块;不可预测的海上风暴,这足以摧毁过往船舶;零下50℃的低温;长达半年的极夜。北极航道能否顺利通航、北极资源能否顺利开发,都取决于是否拥有适应北极极端气候条件的科技和设备。问题在于:俄罗斯是否有能力购买昂贵的极地作业科技与装备。尽管科技在进步,但是技术成熟并付诸生产实践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尽管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破冰船舰队,但仍然缺少对造船厂、港口等基础设施和破冰科技的投资。苏联时代留下的破冰船已经步入报废期,俄罗斯近百艘破冰船中只有10%能够进行全年航行。齐冠钧、刘娅:《俄罗斯北极航道建设研究》,《东北亚经济研究》2023年第1期,第85—90页。而且,在北方海航道使用破冰船的费用比普通舰队高出很多,比在无冰水域航行时需要更多的燃料。 发展耐寒装备以及水下勘探技术,都有助于减少北极能源开发的成本。尽管俄罗斯加速北极油气能源开发的意愿不断加强,但是整个开发过程非常困难。在北极建设转运码头、修船厂、输油管、储气罐、液化天然气工厂等基础设施的成本都很高。随着北极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追加更多的技术改造资金。近些年来俄罗斯应用于北极的科技已经有了实质性进步。例如定向钻井的发展、水下机器人、对接设施、更精准的天气预报,使得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开采油气更具可行性。为了开发北极深水天然气资源,俄罗斯极其渴望引进国际技术和投资,这迫使俄罗斯向外国公司寻求帮助。Lotta Numminen, “Breaking the Ice: Can Environmental and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 the Way Forward in the Arctic?”, Political Geography, Vol29, No2, 2010, pp85-87通常而言,天然气比石油更容易开采,并且其环境风险度也较低。但是,将天然气进行液化处理需要精湛的科技,天然气从开采—液化—灌装—运输—存储等全过程,都需要严格的高科技及装备的支撑。与此同时,当距离消费市场较远时,用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可能比天然气管道运输更便宜。因此,北极天然气开发和北方海航运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在北极能源开采与北方海航道开发领域,俄罗斯科技水平较低且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也较少,这造成北极东北航道的航运活动较少。俄罗斯有可能做出一些让步,例如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邀请国际能源巨头参与北极开发,并赋予其某些特权。俄罗斯的这种策略选择具有合理性:既能获取稳定的税收,又能引进先进的技术。由于资源开发和北方海航道能够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北极航运领域的发展也可推进北极资源、北极旅游的发展。事实上,俄罗斯寻求国际合作来获得外国技术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什托克曼发展计划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经过激烈的国际竞争后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合作伙伴。 Lars Petter Lunden, Daniel Fjaertoft,Indra Overland, Alesia Prachakova,“Gazprom vsOther Russian Gas Producers: The Evolution of the Russian Gas Sector”,Energy Policy, Vol61, 2013,pp663-67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北极气候持续变暖使俄罗斯政府软化了此前排斥外资进入北极的态度。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就与中国石油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合作了亚马尔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冰上丝绸之路”新支点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启示录》,2021年11月2日。然而,以往的经验表明:俄罗斯的国际投资环境具有不可预测性,“国有能源企业优先”仍然是俄罗斯北极能源与技术转移的重要原则。俄罗斯北极战略依赖于所有动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上所述,由于获得自然资源更为容易,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驱动力或许会依赖经济收入,因此这会促进俄罗斯北极航道商业化的发展。同时,全球变暖也许会阻碍北极地区的经济活动,因为一些活动可能会被证明危害了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从而引发俄罗斯北极政策的改变。根据影响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四种动因可以发现:北极航运和国内政治是影响俄罗斯政府北极战略决策的核心动因,而气候变化和科学技术则难以对俄罗斯的北极战略转型产生决定性作用。遂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第一,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间,气候变暖将会为北极地区带来极大的商机。俄罗斯开发北极能源面临来自国际气候协议的约束,因此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基础仍然是北极航运开发与沿岸基础设施建设,而俄罗斯北极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是液化天然气开发。第二,俄罗斯政府将会继续鼓励发展本国的极地开发科技,采取“以项目换科技”的方式与国外能源和极地基建企业进行商业合作。第三,俄罗斯的现代化战略终将改变北极地区的资源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必将摆脱对原料出口经济模式的依赖,以积累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推动现代化进程。因此,俄罗斯未来的北极能源合作将从资源开发向民生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等新兴合作领域拓展。第四,俄罗斯实施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策略的真实目标是积累重建北方海航道沿线基础设施的资本,而非大力开发北极资源,发挥在资金、技术、基建等领域的优势。综上所述,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俄罗斯执政党是否在较长时期内,愿意通过北极航道将北极资源运输到国际市场上,同时容许外国企业继续扩展在北方海航道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动。如若不能,则北极开发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愿景预期就会大打折扣。对于俄罗斯的决策者来说,在构建北极航道管理战略的过程中,国际能源市场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无法获得预期的高收益,北极地区将无法得到巨额外来投资。毕竟外国投资对于原材料开采和商业运输极其重要,先期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将会被用来资助俄罗斯的极地科技研发。 郭培清、管清蕾:《探析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控制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6—10页。如果俄罗斯准备进行技术创新,它就必须发展本国技术或是与别国合作来获得科技突破。因此,与别国进行合作或竞争都将是决定性的驱动力。俄罗斯很有可能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但是,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国内基础有赖于从平民到精英对俄罗斯北极地区重要性的认同一致。关于什么是对俄罗斯最好的策略选择尚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评判标准,这都取决于当代俄罗斯人的国家观念。这也再次佐证了,俄罗斯这个具备高度民族自信心的国家,其北极开发背景下的国际合作,绝非基于互惠互利的经济原因,而是另有战略深意。 第四章挪威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第四章挪威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挪威是几乎所有国土都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北极国家,土地面积约为385万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人口约为540万。挪威将领土分为……
第一章加拿大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1)
第一节加拿大的政府系统(1)
第二节加拿大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11)
第三节加拿大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21)
第二章美国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29)
第一节美国的政府系统(29)
第二节美国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34)
第三节美国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43)
第三章俄罗斯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52)
第一节俄罗斯的政府系统(52)
第二节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56)
第三节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60)
第四章挪威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74)
第一节挪威的政府系统(74)
第二节挪威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78)
第三节挪威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 (82)
第五章瑞典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91)
第一节瑞典的政府系统(91)
第二节瑞典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94)
第三节瑞典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101)
第六章芬兰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107)
第一节芬兰的政府系统(107)
第二节芬兰的政党政治和主要政党(110)
第三节芬兰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116)
第七章丹麦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124)
第一节丹麦的政府系统(124)
第二节丹麦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126)
第三节丹麦北极战略决策中的格陵兰(131)
第四节丹麦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135)
第八章冰岛政党政治与北极战略(147)
第一节冰岛的政府系统(147)
第二节冰岛的政党政治与主要政党(150)
第三节冰岛北极战略决策的政党因素(155)
附录美国国土安全部2021年《美国北极国土安全
战略方针》(160)
参考文献(176)
后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