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556322
  • 作      者:
    编者:(美)沙希利·浦洛基
  • 出 版 社 :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虽然很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写过苏联解体的历史,但他们大多忽略了从“八月政变”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发表退职演说之间这至为关键的几个月。本书聚焦的正是决定苏联生死存亡的这五个月中的人和事。
    ★作者沙希利•浦洛基是乌克兰人,苏联解体的亲历者,后定居美国,现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他是东欧诸国史最dingjian 的研究学者,专攻俄罗斯及乌克兰现代史,是研究苏联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权威学者。他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书中解密了美、苏等国尘封多年的绝密文件,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负责总统出国访问事务的白宫官员的信件,布什总统的会议和电话记录等,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资料。还有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以及利沃夫、基辅和乌克兰档案馆的资料。
    ★作者采访了大量苏联解体的当事人,包括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乌克兰前国防部长、苏联副总统尤里•舍尔巴克、美国前副国务卿等。这些丰富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远远超越前人写作时的那些参考资料。
    ★本书彻底颠覆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我们通常认为,苏联解体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幕后操纵、“和平演变”的结果,但是浦洛基用确凿无疑的事实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告诉我们,老布什并不希望看到苏联解体,他在极力保全苏联防止其土崩瓦解。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甚至瞠目结舌的观点,书中不止一处。
    ★《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时报》《星期日邮报》等数十家国际知名媒体鼎力推荐,多名获得普利策奖的作者以及著名评论家,对本书更是赞誉有加、倾力推荐。
    ★本书荣获2014年吉尔伯奖(TheLionel Gelber Prize)和2015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Pushkin House Russian BookPrize)。
    ★本书中文本自2017年6月面世以来,以其新颖的史料、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剖析、独特的创见,受到读者的极力推崇,至今已重印十余次,发行近20万册。此次推出全新修订版,译者、编辑花费数月时间重新进行了校译,改正了上一版存在的数十处标点、文字、史实上的纰漏,并对不恰当的措辞进行修改、润色,提升了阅读体验和整体品质。

展开
作者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
    哈佛大学俄罗斯及乌克兰史教授,也是东欧诸国史dingjian的研究学者,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精研俄罗斯及乌克兰现代史。他著述丰富且有创见,曾经连续三年获得美国乌克兰研究协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项,并于2009年获得古斯拉夫研究协会颁发的卓越学人奖。此外,他还获得为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而设立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标杆奖项莱昂内尔•吉尔伯奖与贝里•吉福德奖。
    著有《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和《斯拉夫民族之起源》《切尔诺贝利:一场核灾难的历史》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无疑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作者根据新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大量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重点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聚焦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正是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多角度地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本书荣获2014年吉尔伯奖(The Lionel Gelber Prize)和2015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Pushkin House Russian Book Prize)。

 

展开
精彩书评

 

       终于看到了对苏联解体的准确描述:浦洛基教授不仅从莫斯科或是华盛顿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还从乌克兰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视角出发来阐释,而许多至关重要的决定正是这些共和国做出的。如果你对1991年苏联解体事件还知之甚少,如果你已记不得前苏联各个共和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么,你将发现你根本无法搞懂当下该地区的政治。这本书很实用,因为它终结了有关冷战结束的一些谜团,是了解该地区当下紧张局势和博弈现状的必备书。
                                                         ——安妮•阿普尔鲍姆(普利策奖获得者,《古拉格:一段历史》的作者)
    浦洛基用戏剧化的语言描述了苏联解体背后高度政治化的事件,这真是再及时不过了。他描述了这幕大戏中主要演员的选择、忧惧、个人冲突和地缘政治的虚妄,这些演员不仅来自美国,还来自摇摇欲坠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尽管世界躲过了一次核灾难,可是新的悲剧种子已然埋下。正如浦洛基料想的那样,美国错误地以为自己是“冷战胜利者”,这直接导致美国在2003年狂傲地入侵伊拉克。现在,在许多人认为的在俄罗斯与西方新冷战的背景下,我们搞清楚1991年真正发生了什么显得尤为重要。《大国的崩溃》是一本政治佳作:生动、紧凑、有新意,最重要的是充满智慧。
                                                         ——蕾切尔•波隆斯基(《从莫斯科到古拉格》的作者)
    浦洛基教授的佳作既有丰富、紧凑的描述,又有鞭辟入里的分析。他剖析了苏联解体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虎相争、誓不罢休,乔治•布什设法让苏联帝国不要崩溃,却无意中加速了它的灭亡;乌克兰人为了独立而奋力一搏,却变成了对苏联的致命一击。到目前为止,这是讲述苏联解体的最佳著述。
                                                         ——威廉•陶布曼(普利策奖获得者,《赫鲁晓夫及其时代》的作者)
    浦洛基对苏联终结的描述真是入木三分。他的描述中加入了大量新鲜史料,值得任何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成因感兴趣的人阅读。不仅如此,面对云山雾绕的历史事件,这本书的分析也是一针见血。尤其是它揭示了美国政策的自相矛盾,阐释了促使前苏联共和国走向各自归宿的推动力,包括乌克兰人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恰恰是以前史学研究常常忽视的地方。
                                                         ——蒂莫西•科尔顿(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叶利钦生平》的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愿你一切安好,米哈伊尔。”这是老布什在他的小录音机上录下的最初几句话。在布什担任总统的这几年,他一直记录语音日记,他在日记中分享了那些他不愿公之于众的想法和情感。1991年8月19日夜,随着布什在录音机里录下了另一段心声,他的思绪已飘过美国的海岸:他在想戈尔巴乔夫。布什继续说:“我希望他们没有虐待你,你富有建设性地、卓越地领导了你的国家。你受到左派和右派的两面夹攻,但是你应该受到充分肯定。现在我们并不知道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在哪里,身处何境,但是我们应该支持你,很高兴我们一直支持你。虽然电视上会有很多人滔滔不绝地对我们说我们哪里做错了,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对你的国家而言是正确的,是强有力的,是有益的。”
    布什总统一整天都在整理思绪,他在日记中将这一天称为历史性的日子。因为在遥远的莫斯科,就在这一天,戈尔巴乔夫的前盟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宣称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不佳,将他赶下了台,坦克也开上了街道。布什几周前刚从莫斯科回来,不承料想到苏联局势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布什前一晚住在他位于缅因州肯尼邦克港的瓦克坡私人度假别墅,他只有一项日程,就是在第二天早晨6 点半起床,赶在“飓风鲍勃”到达海岸之前,和住在肯尼邦克港诺南特姆酒店的斯考克罗夫特以及效力于波士顿红袜队的著名棒球投球手罗杰•克莱门斯一起,打一场18洞的高尔夫球。布什刚就寝不久,就被斯考克罗夫特打来的电话吵醒了。这位国家安全顾问打电话来,既不是关于高尔夫球赛,也不是汇报因天气原因而计划生变。情况和一年前的夏天类似,那次是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这次是莫斯科发生政变了。这一消息事关国际政治,不仅高尔夫活动要取消, 美国总统整个假期也因此泡汤了。
    半小时前,斯考克罗夫特平静地躺在床上看着电视。电视调至24小时滚动播出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新闻频道,他听到播音员谈到了戈尔巴乔夫,说他因为健康原因辞职。但一切听起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就在数周前,斯考克罗夫特刚见过戈尔巴乔夫,苏联总统看上去很健康。他开始仔细地听起了新闻。
    接下来,莫斯科方面宣布了此事,一切已确定无疑:苏联新闻机构塔斯社通报了戈尔巴乔夫的病情,并成立应对紧急状态的委员会。掌控委员会的人是以亚纳耶夫为首脑的强硬派人士,包括克格勃和军队领导人克留奇科夫和亚佐夫元帅。几周前,他们还都是布什举行的莫斯科宴会的座上宾。随后,斯考克罗夫特叫来了他的助手盖茨,让中央情报局确认此消息是否属实。他随后召来了住在同一旅馆的副新闻秘书罗曼•波帕迪乌克, 让他起草一份声明,因为一旦情况属实,声明就会派上用场。
    斯考克罗夫特随后致电布什总统,向他汇报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一时间,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没有任何政府渠道能够单独确认此事。“天哪!”这是布什的第一反应。他们商量要如何应对此事:记者已经不断地敲着波帕迪乌克居住的旅馆的房门。“总统想给予强烈谴责,但是如果政变成功了,无论这些人的行为多么令人反感,我们都必须与之共处,我们应该加以谴责,但不能不留退路。”斯考克罗夫特事后写道。
    他对事态的预判并不乐观:报道中的政变,得到了如此多握有权势之人的支持,政变很可能成功。斯考克罗夫特建议布什总统在任何公开场合提及此次政变时,皆使用“宪法外”一词。在布什回去睡觉之前,他们一致同意,斯考克罗夫特应该彻夜监控事态的发展,并在第二天早上5点30分给布什打电话。波帕迪乌克向媒体做了简短发言,承认政府尚不能单方面确认莫斯科发生的事件。他对斯考克罗夫特说,总统在上午必须对媒体发言,他不能在高尔夫球场上就政变给予评价。斯考克罗夫特应声道:“反正早上也可能会下雨。”打高尔夫球的计划彻底成了泡影。
    除了可以肯定政变确实发生了,到早上为止,事态并不明朗。戈尔巴乔夫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现在能期待些什么?密谋者有什么打算?此次政变对于苏美日后的关系和苏联本身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人人皆知这次政变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可是,无人确切地知道这一切的后果。
    和以往一样,中央情报局提供了各种可能情况。分析认为,只有10%的可能回归到改革前的政体,有45%的可能性是强硬派和民主派陷入僵局,还有45%的可能性是政变失败。中央情报局比斯考克罗夫特更加怀疑密谋者成功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未能发现重要的事先准备:如果直到最后一刻政变才策划好,那么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然而,这毕竟只是人们对事件走向的推测。
    布什与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交换了意见。他们和布什一样,对此事倍感震惊。布什告诉密特朗,戈尔巴乔夫已经被出其不意地拘捕了,这是斯考克罗夫特上午早些时候告诉他的。那天,布什在他的录音机中录下了这段话:“如果连他们都不知道,我们怎么能知道?”然而,情况似乎有些糟糕:中央情报局不仅没发现政变的预兆, 而且还使得总统和国家安全顾问竟然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上得知此事。那天早上晚些时候,布什对加拿大总理布赖恩•马尔罗尼说:“媒体说这就是一次情报挫败。”
    美国国务院尚未做好应对准备。贝克正在怀俄明州度假,在斯考克罗夫特从电视上获悉此事一小时之后,贝克才从国务院运营中心得知政变的发生。他从华盛顿方面得知此事的同时,也从助手那儿获得了建议(他的助手们也在世界各地享受假期),贝克在他的“亨特牌”笔记本上做了记录。
    笔记本的页面很窄,上端留出的空白处,供度假使用没问题,但要记录国际危机就不够用了:“‘亨特’笔记本还是值一块钱的。”贝克先写道, “没什么影响,影响肯定是最小的。”“一时间和这些新家伙打交道会很难吗?”“要强调他们缺乏政治合法性。”之后,形势好像会发生逆转。贝克在笔记本上写道:“叶利钦是关键人物,还是应该和他保持联系,使我们看上去渴求获得信息,要和基层改革者保持联系。”
    驻莫斯科的美国大使馆正在进行人员更替:马特洛克已经离开了苏联,但是他的继任者罗伯特•斯特劳斯尚未宣誓就职。作为一个得克萨斯人,斯特劳斯并不精通俄语,也无此类外交经验,但是他和布什总统关系紧密,布什希望他能成为自己和戈尔巴乔夫保持直接联系的纽带。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斯特劳斯尚未就职,戈尔巴乔夫已经被迫出局。
    布什于是致电美国驻莫斯科代办吉姆•柯林斯,他已经前往附近的俄罗斯议会大厦,也就是在莫斯科被称为白宫的地方。他告诉布什总统,大楼的门是敞开的,但是没有叶利钦的踪影,叶利钦本人已经表示反对此次政变。这位代办还通报说,生活在莫斯科的美国人暂无危险。
    面对总统别墅内蜂拥而至的记者,面对在此躲避暴风雨的媒体朋友, 这是布什唯一能告诉他们的好消息。布什对莫斯科事件表现出深切关注。他向记者保证美国政府正在认真地跟进事态发展,但是,现在就说事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为时尚早。布什在回答问题时,意识到政变可能会失败: “他们最初能够掌控政府,但是,随后他们将违背人民的意愿。”布什采纳了斯考克罗夫特的建议,称此次政变是“宪法外的”,而不是“违背宪法的”。
    布什对戈尔巴乔夫的赞誉和歌功颂德听上去像是一首挽歌。他承认他未曾打电话给戈尔巴乔夫。他需要担心的是那些政变密谋者能否像戈尔巴乔夫那样继续撤回驻扎在东欧的苏联军队,能否尊重《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其他有关控制核武器的条约。他还申明只要“宪法外”的统治还存在,美国将中止对苏援助。但是,除非新的领导人违背他们对别国许下的承诺,美国不会给予进一步制裁。
    然而,布什还是不愿意切断他们和政变领导人的沟通渠道。布什总统找到一些说辞,称赞了副总统亚纳耶夫几句,尽管面对记者的直接提问, 他还是拒绝支持叶利钦提出的大罢工。从私人层面上说,他不愿意相信亚纳耶夫是此次政变的实际领导者,他将这种看法告诉了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
    布什在最近的莫斯科和基辅之行中接触过这位苏联副总统,他喜欢亚纳耶夫。布什回到华盛顿之后,听说亚纳耶夫喜欢钓鱼,就自己出钱送给他一些鱼饵。布什不知道美国方面是否联系上了这位传闻中的政变领导者。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自己的“直觉”,认为亚纳耶夫是致力于改革的,但是他也承认亚纳耶夫的行为恰恰是个反证。布什指出,不是亚纳耶夫,而是克格勃和军方的强硬派策划了此次政变,后来的结果证明布什的看法是对的。
    ……


展开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最后的峰会
莫斯科会议
宴会上的不速之客
软弱的基辅演讲

第二章  8月的坦克
克里米亚的囚徒
俄罗斯的反抗
自由的胜利

第三章  反政变
俄罗斯的复兴
独立的乌克兰
拯救帝国
 
第四章  走向分裂
左右为难的华盛顿
俄罗斯方舟
幸存者
 
第五章  人民的声音
期 待
乌克兰公投
斯拉夫三国一体

第六章  再见了,帝国
森林之外
欧亚国家的诞生
莫斯科的圣诞节

后  记
致  谢
注  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