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践案例,案例生动、实操性强,对各地产改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75个试点案例,涵盖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改革领域的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是当前较为全面的产改经验汇编。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为推进全国各地及各级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其汇编的案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自2017 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全国总工会积极牵头抓总,各相关部委协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制定改革方案、出台改革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督促检查、狠抓改革落地,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2020年初,针对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和不足,为探索解决矛盾困难的办法举措,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下发通知,部署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一批全国试点工作,同时要求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点举措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选择一些地方和企业开展试点。
本书在各单位和各地报送案例的基础上,选取了75个案例,其中全国试点(包括全面试点和项目试点)典型案例23个,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方试点案例52个。这些案例涵盖不同层面,囊括不同类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既有围绕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和队伍壮大全面推进改革的,也有围绕改革的专项任务重点突破的;有来自政府部门和工会的,也有来自企业、职业院校的;有来自省、市一级的,也有来自区县、街道的;有来自央企和省、市属国企的,也有来自非公企业的。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各地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提升到新水平。
聚焦技能素质提升 服务龙江产业振兴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黑龙江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黑龙江省是“共和国工业摇篮”、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2020 年,黑龙江省以全国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内生动力和改革效能持续迸发,整体合力持续释放,取得显著成效。
一、高度重视、精心布局,强化试点工作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
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2020 年 4 月, 以省委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名义印发《黑龙江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取了 25 家试点单位,其中若干家试点单位所在的 4 个地级市的 GDP 占到全省 GDP 的 71.8%,覆盖了全省 53.3% 的人口。试点单位涵盖了农、林、铁、煤、油五大支柱产业,将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边境口岸、龙江经济“十强”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部囊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试点工作蹄疾步稳,加速推进。
2020 年下半年,黑龙江省连续召开全国调研座谈会、推进座谈会、推进会,深入研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将其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以下称为“深改委”)重点改革督查计划、纳入省直机关年度目标评价体系。在被纳入省委深改委“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内容的基础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又被力推纳入“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任务,成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改革内容。同时,黑龙江省委编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文件汇编》,及时将最新政策文件印发给全省各相关单位。
00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案例汇编·第一辑
二、举旗帜、筑信念,全面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
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与龙江精神的传承有机融合,凝聚振兴发展力量。 2020 年 4 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
具体措施》,明确 14 个省直单位的责任分工。
黑龙江省总工会计划投入 1600 万元,启动“产业工人思想政治骨干引
领工程”,培训 1.5 万名骨干“头雁”,以工作岗位为核心,以基层单位及周边为辐射半径,推动基层工会助力搭台,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充分释放骨干队伍“播种机”效能。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0 年全省 102 名全国劳模中,产业工人占比达 41.2%。省总工会选树 100 名“龙江工匠”,并首次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 5000 元,使得一批“大国工匠”脱颖而出。黑龙江省总工会推动思想教育有形化、具象化,持续提升教育传播效能;挖掘利用哈尔滨市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旧址,筹建“黑龙江省工人运动史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以大庆石油馆为平台,打造“黑龙江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教育基地”,该基地也被全国总工会推荐为中央文明委全国首批重点工作项目联系点,接待 400 余场次共
5 万余名省内外产业工人参观学习;推动建设 100 家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点,做实载体,优化体验,增强了教育效果。
三、搭“平台”、筑“赛道”,全力打造适配龙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
推动黑龙江产业升级,让“共和国工业摇篮”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是龙江振兴面临的首要任务。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将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核心任务,努力为龙江振兴发展蓄势贮能。2020
上篇 全国试点案例 003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总工会以“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工作主线为核心,积极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黑龙江省政府出台竞赛实施意见,成立竞赛委员会,在全省开展劳动、技能、创新、节能、安全“五个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聚焦省委确定的重点企业,开展示范性竞赛;聚焦 500 个省级“百大项目”,开展劳动竞赛;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技能竞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企业率先发力,带动竞赛向非公企业和新兴产业拓展。各级工会举办竞赛 10758 场,参赛企业 2.6 万家,占已建工会企业的 73%;参赛职
工 579.6 万人次,转化经济效益 12.6 亿元。一年来,1.34 万人提升了技能等级,初步建立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益、职工提技能、全社会尊重的良好效果。2020 年,选树了 100 名“龙江工匠”,首次选树了 300 对“好师傅、好徒弟”,评选了 33 项职工创新项目、1000 项“五小”创新成果等,奖励资金达 695 万元。在全省产业工人队伍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日益彰显,“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更加浓厚。
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产业工人素质不断提升
面对技工总量不足、年龄老化、招工难等问题,试点城市齐齐哈尔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开展“人教岗”模式。通过人力调查, 组建信息库,实名制收录 35 周岁以下未稳定就业“两后生”38.43 万人, 收录未来 3 年企业拟培训职工 4.98 万人,收录入库岗位 1.43 万个;按照 “调查 + 培训 + 服务 + 就业”模式,以技师学院为核心,从源头培养 4634 人,实现订单式就业 2498 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 8.39 万人次,实现了 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与就业之间的精准对接。
黑龙江省教育厅以农民工、退役军人和下岗职工为主要生源,在高职
004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案例汇编·第一辑
院校扩招 5.68 万人,同时建立中高职院校负责人联系企业机制,已联系企
业 5913 家。黑龙江省人社厅加大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力度,与省内外 2400 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同时筹集 40 亿元失业保险
专项资金,结合企业需求连续 3 年开展百万人次以上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大庆职业学院与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推动校企合作,联合组建沃尔沃学院,引进国际一流水准的培训平台,实现了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双赢”。省总工会成立“工桥通业”职工就业再就业实体服务中心,与此同时,13 个市(地)全部创建线上线下平台,互通互连全省、全国总工会的就业信息。各级工会通过各类促就业行动,实现就业38460 人,在促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壮大产业工人大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