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研究》:
一、展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形象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自己的制胜法宝和执政方略。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政策,都处处体现了我们党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形象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优势的鲜明体现。在现实中,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人民形象,除了依托党的执政理念、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尊重人民创造精神等载体之外,党的社会号召力也是其重要承载。党的社会号召力说到底是引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自觉投入到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这中间包含着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等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行动。换言之,没有为民情怀,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的社会号召力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就意味着要深入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化依靠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自觉,而这也必然有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和推动者的人民情怀,同时也会向世人彰显中国人民的形象。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党中央迅速组织、动员和号召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筑造了联防联控网。在党中央号召全社会共同抗疫的过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对人民群众生命高度负责,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赢得了人民高度称赞和拥护,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光辉形象,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二、展示新型举国体制的国家形象
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央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自上而下发挥强力作用来动员和调配全国力量,对急需被管制的重要领域进行治理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制度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举国体制比以往更加成熟、更加合理,新时代许多领域的巨大成就都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力运转,譬如近年来的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新型举国体制的生成和党的社会号召力密切相关,新时代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对于展示和提升中国新型举国体制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能展现新型举国体制运行有效的国家形象。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过程,是通过政治和行政命令将资源调配和人事安排集中到某些攻关领域或应急事项的过程,它既需要国家的强力推动,又依赖于社会主体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而这两个方面都要依托党的社会号召力。党的社会号召力贯穿于新型举国体制运行全过程,使得党中央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超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和资源调配成为可能。第二,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能展现和提升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形象。实践表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本得益于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没有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和社会号召能力,就难以短时间内集中有益资源和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而我国之所以能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得益于“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第三,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能展现和提升新型举国体制竞争优势的国家形象。比较中西抗疫模式,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政党在面临非常态的紧急救灾和应急管理时,往往处在软弱无力和管制失败的境地。其原因很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政党体制没有办法凝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的社会号召力,也就没有办法高效动员,形成举全国之力办大事、办好事的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号召力的严重缺失,是西方政党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劣势,也是西方权力分散型体制越来越呈现出内部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所在。反观中国,中国共产党善于使用和提升其社会号召力,能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号令四面、组织八方,能汇聚人心和民力,把不同利益群体聚拢到党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上来,也就使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和独有魅力,展现出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国家形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