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1188515
  • 作      者:
    作者:罗晶|责编:武建臣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罗晶,男,1982年生,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1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社科联创新发展项目1项,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在《社会主义研究》《江汉论坛》《江西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进入新时代,以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统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实践中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本书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为研究起点,分析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生成的现实背景,系统概括了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指出了该理论所展现的政治性、人民性、总体性、文化性和世界性特征,并就其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做了深入阐释。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研究》:
  国家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用公共政治权力推行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形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是阶级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性质是统治阶级性质的外化表现,国家意识形态也是由执掌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也就是由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所决定。但是执掌政权只是具备政党意识形态国家化的最大条件,并不意味着执掌政权后政党的意识形态自然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其中需要经过复杂程序和多种手段的联合实施,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比如将政党意识形态写入宪法和法律、在教材体系中导入政党意识形态、用政党意识形态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等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政党意识形态虽从根本上决定国家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相同。阶级性是政党意识形态的核心特征,但国家意识形态并不唯一反映和体现统治者的利益。政党对阶级利益的维护需要借助国家机器,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同构以及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一。然而这种理想化状态现实中很难实现,社会利益分化以及思想的多元化等因素决定了政党意识形态不可能轻易超越其阶级属性的限制。而要让政党意识形态取得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赞同,就需要在政党意识形态国家化的转变过程中将体现其他群体和阶层的意识形态更多地纳入国家意识形态范畴。也可以这样说,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实现需要以服务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国家意识形态也需要在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下更多地包容其他社会意识。由政党意识形态到国家意识形态,这算是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先锋队”属性我们就可以看出政党意识形态在同国家意识形态的联动发展中的内涵扩展。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构建了国家意识形态形象,淡化了只为无产阶级利益代言的政党意识形态话语色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自信”“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也都以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形式出场。
  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三者关系中,政党意识形态源自社会意识形态,又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形式保障阶级利益的实现。其中政党意识形态的形成并夺取政权这一步最为关键,政党意识形态通过政治权力的保障,将其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将政党意识形态植入社会生活,让其以社会意识形态形式运行,这对统治阶级来说是其阶级利益实现的低成本方式。因为这种已经内化为主体文化认知和政治价值的意识形态已经取得了主体的高度认同,或者说认同本身就是以自己所意识到的利益为基础展开的。这就如同一个自政治社会化伊始便高度认同生态主义的个人或群体,在生态主义成为其政党的意识形态之后,又进而通过执掌政权将生态主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时,仍然或者更加认同这种意识形态的情况。社会意识形态显然具有一种底层的渗透优势。对政党意识形态来说,运用手中的国家机器,将政党意识形态国家化,通过全体社会成员利益总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形象将政党意识形态的阶级色彩淡化,更容易取得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同时,国家意识形态也需要完成社会心理认同的构建,才能最终让政党意识形态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服从,因为“观念与思想只有内化为社会心理层次的动机、认知、态度和文化性格,成为人们处世、行事的动因,才能真正引导人的行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相关概念
一、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安全
三、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执政安全
一、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三、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与政党意识形态
四、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在于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演进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二、列宁深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三、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反思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中国化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创立
二、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发展
三、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创新
第二章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形成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需要意识形态“伟大斗争”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国内意识形态安全环境
二、“三个地带”的存在影响意识形态安全
三、网络社会使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更加凸显
第二节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威胁我国政治安全环境
一、西方国家压制中国的全面崛起
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无孔不入
三、“中国故事”国际传播遭遇西方国际主流话语控制权
第三节 新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意识形态建设机遇
一、新时代催生了新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二、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意识形态安全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改革开放为比较中提升意识形态自信提供了机遇
第三章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以政治安全统领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三、实现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任务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强调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遵循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松懈
第三节 明确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原则
一、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
二、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三、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四、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第四节 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新闻舆论方针
一、“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二、团结稳定鼓劲 正面宣传为主
三、把握新闻的“时、度、效”
四、树立“大宣传”理念
第五节 指明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路径
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用中国梦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力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四、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创建主流舆论引导格局
五、健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责任制
六、创新内外话语表达方式
七、从维护政治安全高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
第四章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政治性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根本追求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认同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抓手是筑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基
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主旨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第二节 人民性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价值底色
一、人民幸福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性支持条件
二、意识形态安全有赖于完善的民生保障
三、人民当家作主是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优势
第三节 总体性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基本诉求
一、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二、意识形态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地位
三、创新宣传手段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文化性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表征
一、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自信
二、文化自信构筑起了意识形态安全的民族精神基础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第五节 世界性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价值认同的话语表达
一、全球治理危机凸显西方话语局限性
二、“普世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上的“共同价值”
三、扩展我国意识形态话语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表达
第五章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障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时代发展
二、提供党的执政安全思想理论保障
三、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指引
一、增强中国价值认同的文化软实力
二、促进全党全社会思想团结统一的战略支撑
三、提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保障
第三节 彰显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世界意义
一、定位中国道路国际认同的时代坐标
二、推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格局变革
三、扩大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国际影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