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公共理性:良善政治生活的构建
第一节 公共理性的方位
一 民主理论的言说:人民主权与公民精神
二 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论辩:个人权利与公共善
第二节 公共理性的内涵
一 从个体理性到公共理性:霍布斯式的理解
二 公共理性:罗尔斯的阐释
三 罗尔斯公共理性观的反思:批评与回应
四 公共理性的内涵指向
第三节 公共理性的意义与适用范围
一 公共理性的意义
二 公共理性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选举品质:公共理性视域下的基层选举与选民参与
第一节 基层民主与基层选举
一 基层民主
二 基层选举
第二节 选民参与与基层选举
一 选民参与与基层选举的质量
二 选民参与与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三 选民参与与基层治理及善治
第三节 选民参与:理性选择主义
第四节 选民参与:公共理性视角
第三章 选举制度:选民公共理性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基层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导引
第二节 选民身份对公共理性的价值保障
一 选民身份
二 选民角色
第三节 制度安排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规范
一 制度精神:“理想选民”的模铸
二 制度实践:规范选民参与行为
第四章 选举行为:选民公共理性的呈现
第一节 选民参与的认知结构
一 选举权利意识
二 选举公共意识
三 选举参与意识
四 数据的分析和再解释
第二节 选民参与的行为特征
一 参与的数量与结构
二 参与的主动性
三 参与的主体性
四 参与的深度
五 参与的公共性
第三节 选民公共理性的状态
一 沉寂的公共理性
二 认知与实践的差距
第五章 选举生态:选民公共理性的环境塑造
第一节 政治生态的影响
一 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二 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关系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经济发展
二 经济体制变革
三 利益关联
第三节 社会治理的影响
一 社会管理体制变革
二 社会事业发展
第四节 文化形态的影响
一 传统政治价值观
二 传统文化习俗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章 选举治理:选民公共理性的培育、激发与提升
第一节 公共理性与基层选举品质的战略构建
一 选举品质的反思:西方选举实践的启示
二 选举品质的构建:中国战略
三 提升基层选举的品质:选民参与的引导
第二节 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二 构筑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环境
三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培育共同体精神
四 发展社区型社会组织,培植社会资本
第三节 优化基层政治关系
一 正确认识基层选举中的“党一国家一社会”关系
二 优化基层选举中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关系
第四节 培育健康的选举文化
一 培育有节制的参与型选举文化
二 培育协商型选举文化
三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第五节 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
一 提升基层选举的民主度、开放度和竞争度
二 构建有利于基层群众选举参与的运行机制
三 推进选举协商机制的运行
四 构设多主体选举治理机制
五 创新选举制度体制机制
余论 增进民主选举中的公共理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