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周易》变易思想与周人新型天命观的确立——以《革》卦为讨论中心()
第一节殷周剧变与“天命不易”观念的失效()
第二节《周易》变易思想与新型天命观的确立()
第三节周人新型天命观与《易传》的诠释特色()
第四节畏命、知命与务德()
小结()
第二章周人的王道政治与儒家的王道理想()
第一节王道与王道政治()
第二节儒家视野下的王道政治及其理想化()
第三节理想化的王道政治及其现实困境()
第四节困境下的应对与期待()
小结()
第三章《论语》文本与孔子尊王立场()
第一节道、有道与无道问题()
第二节人道视野下的尊王()
第三节尊王的方式及可能性()
第四节关于《论语》升经问题()
小结()第四章孔子论“仁”及其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以“令尹子文三仕”章为例兼及孔子政治哲学()
第一节“令尹子文三仕”章之“知”通解()
第二节“令尹子文三仕”章之忠、清与仁的关系()
第三节“仁”的标准及对历史人物的评判问题()
小结()
第五章从重道体到重道用:子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转向——基于《管子》四篇的考察兼及孟子政治哲学()
第一节《管子》四篇精气说与道的具象化处理()
第二节《管子》四篇“心”说与识道()
第三节《管子》四篇“名”与礼法思想及孟子政治哲学()
第四节《管子》的学派属性及道用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及其政治哲学()
第一节性恶论及性趋恶论和性危说()
第二节关于性朴论()
第三节关于性恶心善说()
第四节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第五节性朴欲趋恶论与荀子政治哲学()
小结()
第七章政治的去道德化努力——韩非对政治的思考兼及儒家政治哲学()
第一节法家如何看待道德()
第二节何为最好的政治()
第三节超道德化与去道德化:道、法两家比较的一个向度()
第四节排除道德,政治是否可能()
第五节关于道德、习惯与法律()
小结()
第八章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论要()
第一节对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所持的立场及界定()
第二节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构成及特点()
第三节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与理想政治()
第四节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不足与未来发展()
小结()
结语德性与政治之间:先秦儒家立场、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身与心()
第二节个人与社会()
第三节德性与知识()
第四节人性与政治()
第五节对汉儒的影响()
附录一先秦儒道两家圣人观比较研究()
附录二消解与建构:《韩非子》文本中的孔子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