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四史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丛书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3570100
  • 作      者:
    作者:李志勇//田野//陈思|责编:牛琴琴//桑月月|总主编:曹普
  • 出 版 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艰辛历程,共六章。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基础、思想条件等;二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历与“两个转变”,分别叙述马克思恩格斯各自完成转变的过程;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包括两大发现、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等;四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成熟,主要是1848年欧洲大革命到巴黎公社之前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特别是《资本论》的发表;五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主要是巴黎公社到恩格斯逝世这段时间;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简要概括理论的主要内容。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时代背景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生产大发展
(二)社会大变革
(三)思想大解放
(四)政治大革命
(五)社会大危机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一)细胞学说
(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三)生物进化论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葱岁月与“两个转变”
一、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二)大学读书岁月
(三)《莱茵报》时期
(四)巴黎时期
二、恩格斯的世界观转变
(一)富家子弟的少年生活
(二)从《乌培河谷来信》到批判谢林
(三)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
第三章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两大发现”的诞生
(一)巴黎会面与《神圣家族》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三)剩余价值学说的初步表述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一)“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二)正义者同盟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一)《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二)《共产主义原理》
(三)《共产党宣言》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成熟
一、1848年欧洲革命以及经验总结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新莱茵报》
(三)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创立及其影响
(一)国际工人协会的创立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贡献
(三)国际工人协会的解散
三、《资本论》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
(一)《资本论》的创立过程
(二)《资本论》的篇章结构内容
(三)剩余价值学说的系统阐释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一、对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理论总结
(一)巴黎革命
(二)巴黎公社的尝试
(三)《法兰西内战》
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
(一)《哥达纲领批判》
(二)《反杜林论》
(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三、欧洲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策略
(一)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无产阶级斗争新策略
(三)第二国际
四、探求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俄国
(二)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落后国家论述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两大发现”与社会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
二、“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社会发展趋势
(一)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无产阶级肩负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
(一)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途径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完成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四、“两个自由发展”与未来社会的设想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途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