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管理沟通在管理中的地位
1.1 管理沟通的概念与形式
1.1.1 管理沟通的概念
1.1.2 管理沟通的形式
1.2 管理沟通理论的演进
1.2.1 管理沟通理论萌芽阶段
1.2.2 管理沟通理论发展阶段
1.2.3 管理沟通理论飞跃阶段
1.3 管理沟通决定组织管理成败
1.3.1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沟通
1.3.2 管理模块成败由沟通决定
第2章 管理沟通的理论基础
2.1 管理沟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
2.1.1 管理沟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1.2 管理沟通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2.2 管理沟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3 管理沟通的行为学理论基础
2.3.1 上下级沟通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研究
2.3.2 员工沟通满意感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
2.3.3 沟通开放性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研究
2.4 管理沟通的传播学与信息学理论基础
2.4.1 管理沟通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2.4.2 管理沟通的信息学理论基础
2.5 组织理论研究拓宽管理沟通研究
2.5.1 古典组织理论开始关注管理沟通
2.5.2 组织理论发展明确管理沟通要素
2.5.3 现代组织理论研究推动沟通研究
2.6 管理沟通的系统论与控制论基础
2.6.1 管理沟通的系统论基础
2.6.2 管理沟通的控制论基础
第3章 管理沟通与文化的相关性
3.1 管理受到文化影响
3.1.1 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3.1.2 文化与管理相辅相成
3.2 管理沟通体现文化特征
3.2.1 管理沟通体现文化习得性
3.2.2 管理沟通体现文化分享性
3.2.3 管理沟通体现文化约束性
3.2.4 文化差异性与共性影响管理沟通
3.3 管理沟通主客体性格受文化影响
3.3.1 文化决定沟通主客体性格形成
3.3.2 沟通主客体性格影响沟通效果
第4章 西方文化关注的管理沟通意义
4.1 西方关注管理沟通提升领导力
4.1.1 领导力的概念与内涵
4.1.2 领导力双要素模型与沟通相关
4.1.3 用管理沟通提升领导力的方法
4.2 西方关注管理沟通解决组织冲突
4.2.1 冲突定义与成因分析
4.2.2 冲突理论模型及演变
4.2.3 冲突对管理的影响分析
4.2.4 西方解决冲突的管理沟通类型
4.2.5 利用管理沟通解决冲突的原则
4.2.6 管理沟通解决冲突实现和谐
4.3 西方关注管理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
4.3.1 信息的概念与类型
4.3.2 信息的主要特征
4.3.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4.3.4 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
4.3.5 管理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第5章 中国式管理沟通的理念
5.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与沟通理念
5.1.1 儒家文化“和为贵”的管理思想
5.1.2 以“中庸之道”实现“贵和”沟通
5.1.3 道家文化辩证管理思想中的沟通理念
5.1.4 法家文化“势、法、术”下的管理沟通理念
5.2 中国式管理沟通成长于儒家文化
5.2.1 我国管理沟通发源于儒家文化
5.2.2 儒家“和为贵”管理沟通理念的产生
第6章 儒家文化剖析主客体性格对管理沟通的影响
6.1 儒家文化剖析不同性格的管理沟通区别
6.1.1 胆汁质性格代表人物与管理沟通特征
6.1.2 多血质性格代表人物与管理沟通特征
6.1.3 粘液质性格代表人物与管理沟通特征
6.1.4 抑郁质性格代表人物与管理沟通特征
6.2 儒家文化对不同性格主体的管理沟通调整建议
6.2.1 对胆汁质性格主体的管理沟通建议
6.2.2 对多血质性格主体的管理沟通建议
6.2.3 对粘液质性格主体的管理沟通建议
6.2.4 对抑郁质性格主体的管理沟通建议
6.3 儒家文化应对不同性格管理沟通客体的建议
6.3.1 与胆汁质性格客体进行管理沟通的建议
6.3.2 与多血质性格客体进行管理沟通的建议
6.3.3 与粘液质性格客体进行管理沟通的建议
6.3.4 与抑郁质性格客体进行管理沟通的建议
第7章 信息流向上儒家文化对管理沟通的要求
7.1 儒家文化对上行沟通的要求
7.1.1 上行沟通的正面原则
7.1.2 上行沟通的负面底线
7.2 儒家文化对平行沟通的要求
7.2.1 平行沟通的正面原则
7.2.2 平行沟通的负面底线
7.3 儒家文化对下行沟通的要求
7.3.1 下行沟通的正面原则
7.3.2 下行沟通的负面底线
第8章 儒家文化认同的管理沟通
8.1 管理沟通中“行胜于言”
8.1.1 言而有信
8.1.2 不说做不到之事
8.1.3 能做到再说
8.2 管理沟通中“谨慎少说”
8.2.1 少说多听
8.2.2 言语谨慎
8.3 管理沟通中“自伐无功”
8.3.1 沟通切勿炫耀
8.3.2 沟通不可抢功
8.3.3 沟通不能自大
8.4 管理沟通中积极主动
8.4.1 管理沟通中多赞美
8.4.2 管理沟通中少批评
8.4.3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